第二十三章 內幕(2 / 2)

龍四對此不以為然,反駁道,“兼並?我們爭鬥將兩敗俱傷,白白讓西蒙得利。即使占據上風,四部投降西蒙,情形會更麻煩。”

“據我了解,不到萬不得已,四部不會投降西蒙,這倒不是他們鬥誌昂揚,而是怕投降後沒有了揮霍的資本。而我們也不是要馬上進攻他們,他們的內鬥應該還沒有完全結束。等內鬥完全結束後,四部元氣大傷。他們想彌補族內的損失,必然要進攻外族。而西蒙太強大,他們沒那麼大膽子,隻好攻擊我們。”

“他們自保都有問題,還有能力進攻我們?”

“他們懦弱無能,但卻夜郎自大,一定會認為我們不堪一擊。而他們一旦受挫,則四部的一些貴族便會準備逃亡。因而我們要搶占洛南關,這樣既可以甕中捉鱉,還可防衛西蒙。”

龍四對齊仲的話沒有放在心上,不再追問對四部的防禦和進攻的策略。

一百四十六年春,射日的水渠拓展工程完工,而上元的新定居點建設則開始動工。上元是個大城,保守估算,至少可以居住十萬人,而目前的人口隻有兩萬多人。營建部在上元選擇了四個新居住區,每個約可居住一萬到三萬人。它們離河道都比較遠,水利方麵的工程比較大,於是,龍四暫緩遼區堤壩建設,抽取三千正規軍協助上元建設。

3月12日中午12:00.

一百四十六年夏,水城、上元、遼南基本上在同時發生水災。相對而言,遼南的水勢最弱,但損失卻比水城、上元嚴重的多。好在遼水儲備充足,一番賑濟,遼南人心基本穩定下來。

災情過後,龍四立即命令水利部對遼區河流進行勘察,以修建水利設施。一百四十六年冬,水利部提交了詳細的堤壩及水渠建設方案。經龍四同意後,水利部立即著手實施。

一百四十六年秋,龍四對正規軍進行整編。與遼族的戰爭結束後,遼水的正規軍一直保持在一萬四千人左右。駐守部隊有八千多人,炮兵有約一千人,剩下的駐守部隊不到六千人。考慮正規軍的人數太少,龍四將正規軍擴充至兩萬兩千人。

龍四任命龍允為大將軍,統領全國軍隊。軍隊依舊分為兩個區,其中遼區駐一萬人,由熊明任將軍;水區駐紮一萬兩千人,由虎群任將軍。遼區有兩司:一個騎兵司,由寒叢統領;一個步兵司,由寒森統領。水區有三司:一個騎兵司,由馬雲統領;一個步兵司,由龍可統領;一個炮兵司(兩千士兵),由齊敏統領。

一百四十六年冬,火炮作坊對火槍的研究獲得突破,成功仿製出第一支火槍。

一百四十七年春,龍四將龍義定為繼承人。龍四有兩個兒子,長子龍仁參軍,在遼區騎兵司任連長;次子龍義則先從師元成、後從師齊仲,擔任水城城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