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院子,徐鳳年蹲在一座及膝高度的小雪人麵前,怔怔出神。
他的二姐徐渭熊從小便鬼怪精靈,少女時曾經在武當山真武大帝雕像背後刻有“發
配三千裏”五字,當時武當山上道士隻當做稚童行事無忌諱,如今想來,聯係當年初次遊曆最遠三千裏之外,可算一語成讖。
軒轅青鋒問道:“你是真武大帝投胎?”
徐鳳年淡然道:“我身邊的人,就沒一個有好報的。我娘沒了陸地劍仙,我大姐命途多舛,我二姐差點死於梅子酒,我師父李義山病死,我弟弟也指不定什麼時候就為我入指玄。你不怕?”
軒轅青鋒如瘋子一般泛起由衷笑意,捧腹大笑:“怎一個慘字了得!我都要開心死了!”
徐鳳年重重吐出一口氣,沒有在意瘋婆娘的幸災樂禍,站起身,“回家。”
————
天下符劍第一的神荼歸還真武大帝,趙丹坪臉色陰晴不定,默默心算天機,卻連苗頭都算不到。白蓮先生倒抽了一口冷氣,用疑問語氣念叨了一聲劍癡王小屏。孫堂祿和幾位起居郎都下意識低頭,望向腳尖,不敢多看一眼這種尚且不知是噩兆還是祥瑞的景象。麵容酷肖龍虎山一位老祖宗天師的趙凝神癡呆站立,念念有詞,不斷搖頭。龍虎山力壓武當一頭後,占據運勢,龍池中紫金蓮花朵朵開,搖曳生姿,龍虎山真人更是英才輩出,而且又有趙姓與外姓相得益彰的傳統,齊玄幀斬魔之後,便有手捧拂塵作劍的齊仙俠享譽江湖,被譽為有望成為當代劍道魁首之一,名字取得極秒,齊仙俠果真有俠骨,更有仙
氣,加上四位趙姓大天師健在,趙丹坪在京城鼓吹造勢,又有晚輩趙凝神橫空出世,更何況有白蓮先生一旁輔佐,龍虎山怎麼看都是氣運堪稱頗為鼎盛的時期,可麵子十足,內裏卻讓天師府堪憂,龍池植有所剩不多的蓮花,仍是有繼續枯萎的慘淡跡象,這讓天師府黃紫貴人百思不得其解。
皇帝陛下平靜對趙丹坪道:“趙天師,去趟欽天監。”
趙丹坪領命急行而去。
趙篆即便當上了儲君,貌似還是當文雅皇子時候的閑淡心態。皇帝轉頭笑道:“篆兒,你領著白蓮先生與凝神四處走走,若有何地何處不妥,回頭給朕寫一份折子。記住了,別找人代筆。”
趙篆苦著臉點頭。他這個太子和兩名道士在皇宮大內閑庭信步,走得漫無目的,趙篆突然笑問道:“白蓮先生,你說萬一徐家嫡長子才是真武大帝,那豈不是很棘手?”
白煜輕聲笑道:“天上做仙,落地為人。真是如此,也無妨。八百年前大秦皇帝以真武大帝投胎轉世自居,也一樣不曾統一北莽,隻能跟凡夫俗子一般抱憾辭世。”
趙篆問了個極為尖銳的問題,“先生,世人都羨仙人得長生,曆朝曆代都有皇帝苦求方士,或煉丹或訪仙,可沒有一個長生不老的,活過一百歲的皇帝都沒有,那你們龍虎山既然是道教祖庭所在,有沒有過真正證道長生的前輩天師?道教典籍上的飛升
一說,孤是不太信的,白蓮先生你信不信?”
按照離陽宗藩法例,太子可自稱孤。
白蓮先生哈哈大笑,爽朗說道:“白煜年幼便被師父帶去了龍虎山,也曾問過他老人家世上是否有仙人。我隻將師父言語轉述一遍,他說道士修仙問大道,就像那采藥人登山采藥,有些人很懶,但命裏有時終須有,入山一次就采得名貴藥材,滿載而歸,這類人,武當有洪洗象,白煜所在的龍虎山也有一位。但絕大多數人都是天道酬勤,時有時無,但終歸是有所收獲,像天師府四位大天師,就是如此,成為了山外世人眼中的活神仙,距離道教真人的說法,也隻差一線。更多人則無功而返,可經常登山,不說采藥,能夠眺望山景,就可視野開闊,心曠神怡,多走走不常走的艱辛山路,也能鍛煉體魄,延年益壽。先代前朝確實有許多蹩腳方士以長生術取媚帝王,惑亂朝廷,這在白煜看來百害而無一益,後世人自當警醒,但龍虎山的內丹法門,不以長生二字迷惑眾生,則百利而無一害,不論帝王卿相還是販夫走卒,都可以學上一學,故而陛下當年首次詔我入京,與太子殿下一樣笑問我世上有無逍遙仙人,有無上乘長生術,我都回答沒有。實則飛升之事,神仙之人,白煜既然是修道之人,自然信其有,而帝王本分,不在自得滔天福祉,而在謀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