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是縣文化局下屬的文物館館長。這天,山河村一個村民打來電話,說在河邊挖泥打坯時挖到一隻碗,不像現代的碗,請吳明去看一下。吳明心中立刻蕩起了幾波漣漪,立刻趕往山河村。
見到碗,吳明心中一驚眼睛一亮,麵前的這隻青白瓷碗分明是宋朝時期的碗啊。吳明連忙端起碗仔細觀看,碗的底部印有一塊朱紅的痕跡,隱約看出是一個禦字。吳明心中大驚,碗底的朱紅禦字說明這是一隻皇宮禦品,禦碗怎麼會流落到這裏呢?宋朝時期這裏可是一片荒涼之地呀!一團迷霧籠罩了吳明。吳明知道,這隻禦碗是十分珍貴的。吳明立刻把禦碗帶回縣城。通過翻閱文物書籍對照查找,這隻碗正是宋朝時期皇宮的禦碗,目前全國也僅存幾隻,十分珍貴。吳明立刻去見文化局局長張林。張林聽說宋朝禦碗,眼睛驚喜得大放異彩,緊緊地盯著禦碗問吳明:“這隻碗值多少錢?”
吳明說:“說不準,得文物專家來鑒定。我想把省文物館的幾個專家請來,好好鑒定一下,也研究一下這隻禦碗是如何流落到咱們這荒涼之地的。”
張林立刻說:“馬上打電話,請他們過來看看這隻碗到底值多少錢。”
省文物專家們接到電話立刻趕來了。見到禦碗,疲勞的文物專家們立刻精神一振,目光驚奇又驚喜地盯住了禦碗。通過鑒定,文物專家們確定此碗就是宋朝時期皇宮禦用之碗。至於為什麼會流失到此,隻能有一種可能,就是公元1127年金國俘獲宋朝的徽宗、欽宗兩帝,押解北歸,途經此地歇息用飯,不小心遺落或有意埋藏下這隻碗,當時金國囚禁宋朝兩皇帝的地方離這裏還要北去幾百裏,這裏是必經之地。
吳明和張林十分興奮,這隻禦碗竟是被俘途經此地的宋朝徽宗、欽宗遺留下來的,有如此曆史背景,這隻禦碗無疑又增添了幾分珍貴。張林迫不及待地問文物專家:“這隻禦碗能值多少錢?”
文物專家說:“市場價百萬元左右吧!從這隻禦碗的曆史意義上來說,可就是無價之寶了。”
聽說百萬和無價之寶,吳明興奮的臉上立刻有了一絲擔憂之色,擔心地說道:“這麼珍貴的禦碗,放在這裏怕是……”
文物專家說:“這是國家一級文物,應該放在省文物館的。”
吳明剛要說好,張林說道:“不行,這隻禦碗應該放在我們這裏。有了這隻禦碗,我們縣知名度就會提高,對我們縣的文化工作有好處。”文物專家笑著搖搖頭說:“文物是以保護留存為主的,是曆史的見證,不是有利用價值的物品。再者,你們這裏保存設施根本不行,不僅會對文物造成損壞,而且極有可能使這麼珍貴的文物丟失。如果損壞和丟失,那不僅是對咱們省,對國家也是極大的損失啊!”
張林搖了下頭,堅決地說道:“你們說的我明白,但這隻禦碗必須留在我們這裏,保存設施我們會立刻配備的。”
文物專家說:“保存設施達到保護文物的標準是需要很大投入的,你們隻有這一個珍貴文物,投入是否有些得不償失了?”
張林立刻說:“話不能這麼說,幾位專家都說了,此碗有不可估量的曆史意義,我們不也該為保存曆史奉獻一點投入嗎?”
幾位文物專家看張林非留下禦碗,飯也沒吃,氣憤地走了。文物專家們氣憤地走了,吳明著急了,望著禦碗對張林說:“局長,這隻禦碗不能留在咱這的,還真要配備保存設施呀?”
張林一笑說:“就咱縣的窮財政,可能拿出這筆錢來嗎!”
吳明心中一驚,忙說:“既然不能保存這隻禦碗,就應該讓專家們帶回去啊!”
張林望著吳明說:“這是咱們發現的,值百萬元呢,幹什麼給他們。”張林停頓了一下,下定決心似的對吳明說:“我看,咱們把它賣了,改善一下咱們局的辦公環境。”
“什麼?”吳明驚訝得後退了一步,吃驚地望著張林。
張林望著驚訝的吳明說:“隻要我們不說禦碗賣了,沒人會知道的。過個三五年,就說禦碗風化了或是打了,誰也說不出什麼的。”
“不行,絕對不行!”吳明焦急地說道。吳明直視著張林說道:“這是犯罪,是嚴重的犯罪,更是對國家對曆史的犯罪。”
張林一怔,訕訕地對吳明笑著說道:“你別激動,我也就是說說。”臉色陰沉下來說:“這樣吧,我去找找王縣長,看能不能拿出筆錢來保存。”望了眼禦碗,搖搖頭走了。
可一直等到下班,張林也沒回來,連個電話也沒來。吳明正焦躁萬分,接到了副縣長王鵬的電話。王鵬與吳明是同學,但吳明不太喜歡這個副縣長同學,覺得王鵬做人太勢利,見到上級領導點頭哈腰,麵對下屬橫眉冷豎。王鵬在電話裏官氣十足地對吳明說道:“吳明啊,到我家來,咱們喝兩杯。”
吳明聽王鵬的官腔心直堵,回絕說:“不去了,我有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