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太平盛世鬧不起來革命一樣,眼下國家無大事,徐階雖然也想做內閣首輔,但是他能做的隻是一直默默地等待著絕地反擊的機會。事實上,曆史並沒有讓徐階等待很久。之前我曾經一直懷疑,後來的二師兄和三師弟的法號會不會代表百姓心中類似“朱無能,殺無盡”的呼聲,直到我看見了嘉靖二十九年夏天那件喪權辱國事情的發生,便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假想有一天,你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遇到麻匪了。不但搶了你的錢,還當著你的麵**了你老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尤其是你看到本國的官兵就站在城裏,一直表示警告、譴責、強烈譴責,而就是不幫你出頭……我可不是在和你套電影台詞玩,這種事情還真在我們京城城外就發生過。1550年6月(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變爆發了。其實對於泱泱大明而言,敢來天子腳下胡鬧的俺答無異於出於無知來而上天搗亂的花果山猴子。曾經給過好處還不知足,而今竟然敢和嘉靖皇帝討價還價,簡直是自取其辱。即使是在嘉靖年衰落時代,天朝上邦仍然人才濟濟,馬上調兵遣將出城迎擊絕非難事。事實上,早在俺答來到京城之前,嚴嵩曾指令大同總兵仇鸞曾率大軍出麵狙擊俺答。但是這個仇總兵實在是太不爭氣,本來能在大同解決的事情,硬是讓俺答衝到了京城門口。說好了在花果山就能圍剿結束,不但沒打贏,卻讓猴子鬧到天庭來了。畢竟總兵李靖是自己的人,看著回頭土臉的窩囊廢李天王帶著如此戰績回到京城赴命,太上老君hold不住了。此時怎麼辦?若別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把猴妖拿下,李總兵如此有失國體,必死無疑。為了保護李總兵,太上老君唯一能做的最好辦法,就是一邊對玉帝誇大猴妖的本領,並且一邊阻止其他部隊積極參戰。這便是我們的嚴首輔在庚戌之變中給出的一個絕對史上最無恥的抵抗策略:避而不戰。『“塞上敗或可掩也,失利輦下,帝無不知,誰執其咎?寇飽自颺去耳。”----《明史》』字字惡心,無可評價。沒辦法,既然首輔大人這麼說,各路武將誰要是還敢擅自妄動,那就是擺明和嚴嵩過意不去了。畢竟強盜搶的不是自己家錢,砸的不是自己家店,咱就退一邊觀望一會吧。以後還要同朝為官,誰敢現在同時不給太上老君和李天王的麵子。一時間,皇城外,蒙古人的鐵蹄遍野,戰馬嘶鳴驚天。朝廷內,文官想罵人,武將欲拔刀,就是沒人敢站出來再多說一句。其景象,把天朝管理禦馬監的弼馬溫叫來開閘放馬供人參觀也正不過如此。不過蒙古的俺答似乎並未開化,真當天朝上下無人能管得了自己,任憑自己胡鬧,便提出了“入貢”條件。對此不懂的網友,我用自己的話簡單來總結一下什麼是入貢:我俺答也可以像大明皇帝你一樣,來想拿錢就拿錢,想要地就有地。說白了換成一句話,就是俺答在向嘉靖叫囂“你是大明皇帝,現在該我過上你的日子了”。『“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隻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與我,便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攘,永不清平!”---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這下子可把嘉靖激怒了。媽的,老子現在沒動手收拾你,你還真當自己叫齊天大聖了啊。問題是,嘉靖現在不爽也沒什麼用,場麵上一直保持著僵持狀態,就是沒有人主動站出來出兵。此時正手裏拿著俺答挑戰嘉靖尊嚴的貢書,徐階笑了。他已經深深地明白,開始反擊那個不幹活的臭道士頭子嚴嵩的時機終於到來。他知道,雖然道士皇帝不幹活,但是對於威脅到自己當皇帝的人,絕對是徹底毀了他的麵子,俺答一事必須要嚴肅處理。事實證明,在這個危機時刻,徐階的挺身而出果然換來了嘉靖心目中絕對的高度評價。於是對付俺答的策略,從此刻開始交給徐階全權處理。『事在緊急,因此玉帝特請如來救駕。---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在別人家裏耍猴的俺答不會懂得這樣一個道理,叫做“天將毀之,必先予之”。唾手可得的官位和財富,通常來講都是陷阱。徐階之所以有信心站出來,是因為他在俺答的貢書上發現了一個可以做文章的地方。那就是在這張貢書中,存在著文化上的條款問題。徐階表示入貢什麼的都可以接受,但是需要你拿回去修改重稿。畢竟麵對著都是讀了一輩子聖賢書的官僚,玩文字遊戲這種事情,沒文化的石頭腦子俺答自然鬥不過天朝的官僚們。他不知道的是,像齊天大聖這一類貢書名分上的事,分文不值。想一統天下靠得是絕對的實力。客觀的講,徐階的策略的確很高明。隻要先口頭上答應他的要求---許諾了你齊天大聖空頭支票,又能拿我怎樣。讓他們回去重新準備一張貢書隻是緩軍之計,明朝軍隊即刻備戰,回頭必將反賊一舉拿下。庚戌之變的故事到此講完了,俺答發現上當了以後立馬收拾家當,回到了老家蒙果山。不過吳承恩是寫小說的,並不僅僅一段一段的故事來記錄曆史事實。孫悟空是線索性的主角,為了方便以後記事接著用,這個原型還得留著。大鬧天宮的他卻被如來在五指山下關了起來,輕輕的壓,其實毫發無損。『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庚戌之變後,由於得到嘉靖皇帝的高度認可,徐階在朝中一片支持的呼聲中,成功進入內閣。特地為如來準備的“安天大會”成功如期舉行,晉升為內閣次輔的徐階是眾望所歸。至此,內閣次輔徐階終於在內閣首輔嚴嵩嚴密掌控的天庭下找到了機會,第一次可以站在朝廷的第二把交椅上,組織起了可以與之抗衡的實力。似乎時機已到?當無數心學同僚正準備大刀闊斧地嚴嵩大幹一場時,徐階卻表現出驚人的冷淡,因為他所能做的,僅僅是等。雖然兩方形勢上不再是一邊倒,但是徐階明白,真正和嚴嵩決戰的時機,依然沒有到來。一切都源自於大鬧天宮結束以前的一個小插曲。太上老君從如來決定出手收猴的那一霎那,就洞穿了如來的野心。所以他決定做一點點事情,讓佛派一方了解到自己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動。我們來看下麵觀音菩薩和太上老君的對話:『菩薩道:“我將那淨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老君道:“你這瓶是個磁器,準打著他便好,如打不著他的頭,或撞著他的鐵棒,卻不打碎了?你且莫動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菩薩道:“你有什麼兵器?”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個圈子,說道:“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丟下去打他一下。”---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從表麵上看,金剛琢的確是威力無比的兵器,也很實用。從而也說明了在太上老君想表達對付孫悟空這種貨色,其實就是咱倆聊聊天時,我伸個手的事情。更重要的,我們來看太上老君這句相當厲害的話“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這句話是民間無數《西遊記》研究愛好者一直避而不談的話題。在道教傳說中,老子西去點化胡人,教他們浮屠之法,從而建立了佛教,是為“化胡為佛”。通常來講,無論怎麼樣解讀《西遊記》,佛教來自於道教這種話題永遠都能讓任何一位愛好者無法接受。如果哪位網友找到了其他解讀《西遊記》的資料中,對此有獨特見解的,請與我分享參考一下。在這裏,我們用曆史的眼光看宗教,以宗教的眼光看政治,卻是別有一番洞天。太上老君的話用現代文重新說一遍,就是這樣的:“嚴老爺我當年還是內閣次輔的時候就有這個本事了。如今道士我做到了內閣首輔,而和尚你的水平也無非就是剛當上內閣次輔的初級階段。不是我想倚老賣老,而是徐黨的人你最好有自知之明。”很明顯,庚戌之變中徐階的表現讓太上老君敏銳的察覺到了如來和企圖和野心。但是薑還是老的辣,太上老君隨時都有絕對的自信和實力來告示天下,自己才是大明真正的王者。客觀的說,太上老君說的沒錯。所以如來和他帶領的佛派果然在接下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輕舉妄動。但實際上,如來並不是由於害怕退縮了,而是決定花一點時間等一等,安排準備一下。事實證明,如來為了這一天,的確花了大功夫。因為這一忍,就忍了五百年。至此,三大主人公都已各自歸位。為什麼《西遊記》所反應的嚴徐兩黨之爭會被寫成西天取經,請關注下集:六.先發製人。----------------------寫在第五章後麵:《西遊記》是一部現實諷刺小說。但是什麼是現實諷刺小說?諷刺小說主要創作思路必然是虛擬人物與真實事件相結合,通過主人公的際遇來反映當時社會的現狀以及體現作者的觀點。諷刺小說的作風一貫如此,舉例比如近期的如魯迅的《孔乙己》《阿Q正傳》或者錢鍾書《圍城》等等。這類諷刺小說中,通常主人公是虛擬的,意圖代表著一類人或者一種精神,而主人公麵對的客觀事實卻在人們身邊真實存在。我們今天被稱作當代魯迅的韓寒也是用這種辦法寫小說,類似作品不勝枚舉。諷刺類作品同時也有可能做到完全以真人真事來對應曆史身份的形式,但是會主要產生在《聊齋誌異》、《儒林外史》這類獨立章回題材中。所以在《西遊記》中,這取經師徒幾人作為貫穿全書的主人公人物,有時可能的確代表某些真實人物,有時可能是精神,或者有時是紀實所用的線索。比如在朱紫國師徒四人都突然精通醫術,背誦《本草》十分嫻熟。他們的這種表現所代表著背後的曆史環境意義更勝於師徒四人本身。昔日的師徒,也就是我們今天網絡中的“小明”。《吳承恩密碼》主要也是專注於師徒四人坎坷的各種不同的遭遇本身,而並非他們幾人。舉例作為簡單提過的孫悟空來講,從肆意鬧事到顧全大局堅持取得真經,這個過程就是使“心學”理論實踐相統一的“誅心”過程。前後表現儼然呈現出多種不同的人物性格,我在後麵涉及之處會有所講解。眾多的不同曆史事件,也潛藏在這個誅心過程的背後。因此,請各位不必糾結於取經團隊中任何人員,是否一定要在明朝現實中,對應唯一的人物,而是請更多關注每一個不同故事背後的意義。『讀者:“為什麼你的諷刺小說裏的主人公都是老虎呀,狼呀,爬蟲呀這些東西?”作家:“因為我怕得罪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