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1 / 2)

成帝即位以後,北朝經曆了一番人心渙散,之前從未見識過此人,可以說如果不是他之前遇害的消息,人們會直接忽略這個三皇子,沒想到太子出事以後獲利的是他,由於不了解,人們紛紛對其是否會遵循之前南北朝的約定感到擔憂。

隻是,似乎預見了這等事情一般,成帝親派使者來北朝建交的消息像是長了翅膀的小鳥一般,飛進了千家萬戶,眾人對成帝的印象一下子改觀,有人預言這將是南北兩朝戰亂多年和平的轉折。

同年十月,成帝派來的使者到達北朝,據說觀看來時儀仗的百姓有萬人,文帝還親自到城門迎接,如此大的排場,尚屬首次。

“你說來的人會是誰?”李鸞忙活完了手裏的事,聽到這樣的說法覺得有些忒過分了些,這來的還不是成帝呢,就這麼大的排場,如果是成帝親自過來,豈不會更加誇張?

“來的是誰又有什麼要緊?反正咱們沒有機會見就是了,等著看皇榜吧!”陳成無所謂道,這種事情向來離他十分遙遠,所以他基本上不去想,隻是專注於自己手下新式武器的製法。

“那可不一定,”李鸞想起自己見過的林洐的那一麵,還能再見到他嗎?李鸞驚訝於自己竟然有些期待,忙把腦袋裏不切實際的荒唐想法扔了出去,對自己說,這裏的生活才是你想要的。

那個人已經是過去的了,而且還不是屬於自己的過去,自己已經把它全部忘記了。

之後幾日,北朝都籠罩在過年一般的歡樂氣氛之中,人人都在猜測是否想要的和平已經到來,以及談論著來訪使者。

“聽說是皇子,還是大將軍。”一人說道。

“你怎麼知道的?你見過?”旁邊的人不信。

“我女兒在官爺家裏做工,他們說的,長的慈眉善目的,不像是個打仗的。”

“哼,那也在扛住了我們數十萬人的攻打,”有人插嘴,“莫忘了,因為他,我們死了多少將士!”

“這國家的事,怎麼能注重個人?說到這,難道我們沒有殺死對方的將士嗎?”

此話一出,旁邊的人點頭稱是,最開始說這話的人見引起了群憤,氣惱地離去了。

在一旁看到這一切的李鸞,苦笑著搖搖頭,說道打仗,也許自己才是眾多將士失去命的源頭,雖然並不是她本意。想到林洐,李鸞心裏又一番動搖,他曾經說過願意用南北兩朝百年交好換自己回去他身邊,不知這句話隻是說說還是確實是他的想法,如果是真的,自己又該怎麼辦?

正在李鸞整日為這件事擔憂不已時,司馬修文的到來直接印證了李鸞的推測。

“讓我入宮?”

李鸞指指自己,這事並不關乎自己的責任,為何要自己過去。

“你就不想見見故人?”司馬修文故作輕鬆,實際上他的表情卻無論如何輕鬆不起來,在李鸞的目光之下,他很快放棄了偽裝,“我說實話,是有人要見你。”

“南朝的使者—林彥?”

“既然知道,自然知道我的意思,阿鸞,你要想好,我知道自己無法左右你的想法,隻希望你日後不要後悔今日的抉擇。”

李鸞在路上一直在考慮這件事情,最後也沒個結果,隻好安慰自己如果不是自己不去就建交破裂,自己還是有回轉的餘地的。

林彥被安置在中安宮內,那裏李鸞還從未踏足,如果不是他執意要見自己,估計自己一輩子也不會也不會接近這裏,無他,隻是自己走不到這裏就會以冒犯宮廷之罪處死。想著自己估計也這麼一回,李鸞分外注意這裏究竟與宮內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與宮外又有什麼不同,結果臨進了門,她也沒發現什麼不同來,果然不同的東西都是人們想象出來的,她如此安慰自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