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娘子笑著解釋:“不然你以為,這些貢生一個個手裏拎的行李是什麼?除了筆磨硯台之類的考試用具,還有幹糧和其他生活用品。這三天他們是不能出貢院的,吃喝睡全在裏麵。”

“這麼嚴格啊!”

“對啊。為了防止出現徇私舞弊現象,我朝科舉製度和前朝比,有了不少改革措施,其中一條就是鎖院。等貢生們全部進場,貢院大門就會鎖上,無論是貢生還是考官,都不可以中途離開。”

“三天,太難熬了。希望他們能順利。”

孫姑娘發自內心覺得,想成為一個進士,實在太難了!首先得飽讀詩書,在海選考試中殺出一條血路,然後跋涉千裏來京城趕考,路上會遇到什麼困難就不說了。到了京城還得花不少錢找落腳地,安頓下來後又得繼續溫習功課。好不容易熬到開考這一天,竟然要被關在考場裏奮筆疾書三天。就這,還不一定能考上……

“幸好我是女孩,不用參加考試可真好。”孫姑娘沾沾自喜。

李小娘子微微一笑:“現在是不用,沒準過個幾百年,一千年,女孩子也得考。”

“不是吧?那……祝福她們。”

這時候,貢生入場結束。厚重的大門被關上,考試就要開始了。

小知識:

1、宋朝在沿襲隋唐科舉製的基礎上做出了改革,宋英宗時期,科舉正式由一年一次改為三年一次,考試分三級:解試(州試)、省試、殿試。

2、解試在各地方舉行,又叫州試;通過解試的考生稱為舉人或貢生,可到京城參加省試,省試由禮部主持;通過省試的考生可參加殿試,殿試不實行淘汰製,參加者皆可錄取為官,殿試由皇帝本人主持。

3、省試一般在春天舉行,因此又叫“春闈”。省試地址在貢院,連續考三天。為了防止作弊行為發生,考官和考生到貢院報到後都不能再離場,這一製度稱為“鎖院”。省試的考試結果由尚書省公布,第一名稱為“省元”。歐陽修就曾考中省元,“少年舉人,乃歐陽公也,是榜為省元。”

4、宋朝為了防止科舉中舞弊,製定了一係列製度。除了鎖院製度外,還有回避製度,糊名製度和謄錄製度。

5、回避製度又叫“別頭試”,若考官的親戚朋友參加考試,必須另設考場,由其他考官負責;糊名製度即把試卷上的考生信息全部密封起來,防止閱卷者私自打高分;謄錄製度指的是有專人將考生的試卷抄寫一份,考官看到的都是謄錄版本,防止考生在試卷上做記號,或者考官通過字跡認出考卷是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