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子可是省試的第一名,我們老板巴結他都來不及呢!”周二郎說,“其實,就是我們老板讓我來的,他說等放了榜,要在會仙樓宴請王士子。”

孫姑娘八卦兮兮:“你們老板這麼殷勤,不會是看上了王士子,想找人家當女婿吧?”

周二郎一愣:“你怎麼知道?”

“不難猜啊。不過他沒機會的,讓他別瞎惦記了。”

“為什麼這麼說?”

孫姑娘神秘一笑,不肯告訴他。

這時,有一隊人從宮裏出來,看樣子唱名已經結束。周二郎問了:“今年省試上榜的有兩百多人呢,怎麼這麼快唱完名了?”

“以前錄取進士人數少,皇帝會挨個唱名。後來殿試取消淘汰製,錄取的人數太多,就改規矩了,皇帝隻念前三甲,剩下的由官員傳喚。”

“原來是這樣。”

“快看!”有人指著宮門,“出來了,要張榜了!”

榜單一張貼,人群中立刻沸騰了。

孫姑娘尤其開心,這一屆的狀元正是她的心上人李郎!而她的哥哥很爭氣地擠進了前二十,趙公子則考了第四名。

“哇!王士子是榜眼誒,第二名!”周二郎開心得幾乎要跳起來,“我要去告訴我們老板這個好消息。”

看著周二郎樂顛顛地跑走,孫姑娘搖頭歎氣:“殿試結束後,皇帝要在瓊林苑宴請進士們,從這兒到瓊苑路的路上,不少達官貴人和富豪的擇婿車正等著呢。他們老板再不下手,王士子這個香餑餑就成別人的女婿了。”

李小娘子掩嘴笑。孫姑娘所說的,是宋朝張榜日的另一盛況——榜下捉婿。

小知識:

1、唐朝科舉考試後,進士榜單會張貼在貢院南牆,因榜單是黃色的,被稱為“金榜”,金榜題名由此而來。如《唐摭言》記載:“南院放榜,張榜牆乃南院東牆也,別築起一堵,高丈餘,外有壖垣,未辨色。即自北院將榜就南院張掛之。”

2、宋朝太宗時起,除了張榜公布外,皇帝會親自“臨軒唱名”,念出上榜進士的名字。《宋會要輯稿》記載:“雍熙二年三月十五日,太宗禦崇政殿試進士,梁顥首以程試上進。帝嘉其敏速,以首科處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麵賜及第。唱名賜第,蓋自是為始。”

3、北宋初年,朝廷會給進士登科者送“錄取通知書”,稱作“金花帖子”。但隨著皇帝唱名製度盛行,金花帖子逐漸不再被采用。《雲麓漫鈔》記載:“國初,循唐製,進士登第者,主文以黃花箋,長五寸許,闊半之,書其姓名,花押其下,護以大帖,又書姓名於帖麵,而謂之榜帖,當時稱為金花帖子。”

4、每一屆上榜的進士都會被收錄到官方編撰的進士名錄中,如《宋史.選舉誌》記載:“綴行期集,列敘名氏、鄉貫、三代之類書之,謂之小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