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北京,H博物館獨立展廳內,上午9時37分。

H博物館的三樓東北角有一個單獨區域,被稱為F區,這裏有多個麵積大小不一的獨立展廳,這些展廳主要為某些機構或是個人舉辦的展覽提供場地和服務。

此時,F區的3號展廳正在準備舉辦一場特殊的展覽。推開厚重的實木雕花門,迎麵是一幅巨大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畫像,讓人很容易聯想到這個展覽與成吉思汗有關。

在成吉思汗的畫像下麵還有一個中英文的說明,本展覽是由美國的億萬富翁、獨立探險家貝克?特維斯舉辦。

研究成吉思汗陵的學者幾乎都對這位78歲的美國人非常熟悉,貝克?特維斯不僅是位億萬富翁,還是位享譽世界的考古家,一生致力於成吉思汗的研究。所有的展品都是他花費50多年時間收集來的,其中僅是不同文字的成吉思汗傳記就有近千部,另外一些展品是貝克?特維斯在兩次大規模尋找成吉思汗陵時發現的部分文物。

畫像的右側豎立著一塊很顯眼的指示牌,上麵用蒙漢英三種文字寫著“入口處”。順著箭頭所指的方向進入展廳,會發現整個展廳被布置成了n形,從畫像的這邊進入,轉一圈後剛好從另外一邊出去。通道兩邊被間隔成了數個開放型的小展區,留意一下就會發現,每個展區裏分別陳列著一種文字的圖書和資料,有中文、蒙古文、英文、法文、俄文、日文等十幾種語言文字,而這些圖書和資料無一例外都是關於成吉思汗和蒙古曆史的。

因為展覽兩天後才對公眾開放,所以展廳內空無一人。封閉的空間,暗淡的燈光,滿是滄桑印跡的文物資料,使展廳內顯得幽靜而肅穆,給人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忽然,展廳外的走廊裏傳來沉重有力的腳步聲,隨即寬大的木門被推開,一位身材魁梧的蒙古男子走進展廳。

進來的人有50多歲,身穿天藍色的蒙古長袍,腰間束著又寬又長的黃色錦帶,上懸蒙古男人三不離身的荷包、火鐮和精美絕倫的蒙古刀,頭戴一頂黑色的氈帽,腳穿矮勒藍布靴子。

剛毅的神情,彪悍的身軀讓人禁不住聯想起馳騁在馬背上的蒙古勇士。看到懸掛在對麵的成吉思汗畫像,這位蒙古漢子立刻向前走了兩步,雙膝跪下,虔敬之至地頂禮跪拜,同時嘴裏念念有詞。

跪拜之後,蒙古漢子起身朝展廳裏麵走去,他邊走邊仔細地巡視著兩邊陳列的展品,好像是在尋找著什麼。

在n字形展廳的左上角處,有一個被單獨隔離出來的空間,麵積大約有20平米。展區的正中間有一個正方形的展台,上麵是用防彈玻璃做成的展櫃,展櫃不大,不足一米見方。

整個展區就隻有這一個展櫃,在玻璃展櫃的四個角都安裝著紐扣大小的紅外線報警裝置,在展櫃的頂部還單獨裝有監控鏡頭,從嚴密的安全措施就能知道這件展品的珍貴。

通過防彈玻璃可以清晰地看見裏麵是一個金燦燦的小箱子,造型古樸的箱子高約15公分,長不到30公分,表麵有龍紋浮雕,箱蓋上有精致的鎖扣,整個箱子的外部鍍有一層厚厚的黃金,顯得高貴奢華。這隻鍍金的小箱又稱金匱,是古代皇室用來盛放機密文檔的專用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