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別人一個台階下(1 / 2)

順著台階,我們才能往上走。給別人提供一下台階下,幫助他人走出尷尬,走出困境。在生活中,能適時地為陷入尷尬境地的對方提供一個恰當的“台階”,使他免丟麵子,也算是處世的一大原則,也是一種美德,這不僅能使你獲得對方的好感,而且也有助於你樹立良好的形象。

這世上,隻有他可以這樣稱呼你,他是你的唯一,他彌足珍貴。朝陽升起之前,廟前凝滿露珠的春草裏,跪著一個人:“師父,請原諒我。”

他是某城的風流浪子,20多年前曾是廟裏的小沙彌,深得方丈寵愛。方丈將畢生所學全數傳授,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佛門弟子。他卻在一夜間動了凡心,私自下山,被五光十色的城市遮住了眼目,從此花街柳巷,他隻管放浪形骸。

20年後的一個深夜,他陡然驚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灑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感懺悔,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往寺裏。

“師父,你肯饒恕我,再收我做弟子嗎?”

方丈厭惡他的放蕩,隻是搖頭。“不,你罪過深重,必墮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連桌子也會開花。”

浪子失望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進佛堂的時候,頓時驚呆了:一夜間,佛桌上開滿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紅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裏一絲風也沒有,那些盛開的花朵卻簌簌急搖,仿佛是焦灼的召喚。

方丈在瞬間大徹大悟。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卻已經來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墮入了他原本的荒唐生活。

而佛桌上開出的那些花朵,隻開放了短短的一天。

是夜,方丈圓寂,臨終遺言:這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跡,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而讓奇跡隕滅的,不是其他,而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原諒、不肯相信的心。

既然對方已經磕頭賠罪了,又何必苦苦相逼呢?還是得饒人處且饒人吧!

古語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意思就是說每個人都不是聖人,不可能不犯錯。所以,當別人犯了錯誤或者是有意無意之間冒犯了我們時,我們應該既往不咎,給予他們理解、關懷和幫助,幫助他們改過自新,那麼世界上便會少了一份怨恨、鬥爭和陷害,而多了一對真心的朋友。同時,懂得寬容別人的人,也同樣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喜愛。

現在不妨讓我們再來看兩個例子。公共汽車上人多,一位女士無意間踩疼了一位男士的腳,便趕緊紅著臉道歉說:“對不起,踩著您了。”不料男士笑了笑:

“不,不,應該由我來說對不起,我的腳長得也太不苗條了。”哄的一聲,車廂裏立刻響起了一片笑聲,顯然,這是對這位優雅風趣的男士的讚美。而且,身臨其境的人們也不會懷疑,這樣的寬容將會給女士留下一個永遠難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