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身死得道(3 / 3)

古昫初時稍感失望,但隨著他越參悟,卻越是深陷其中,隻覺天道莫測,而自身是如此渺小。

雖說大道至簡,但古昫作為一個完全不懂道為何物的門外漢,至簡也是至深,若非此刻他心無旁騖、無知無覺,這段時間更是磨練出心靈空明,他的靈魂恐怕根本經不住這篇文字的出現,非真靈渙散不可。

此時古昫意守靈台、感悟己身、窺天地之奧,意識中那篇文字流淌,不斷有一絲絲明悟竄上心頭。

沉浸在感悟中,不知過了多久,他已經忘記時間的流逝,時間對於現在的古昫來說本來便沒了意義。直到某一刻,古昫感覺到整個靈魂悸動,一股暖流自頂上澆灌而下,倏然充斥靈魂每個角落,意識中閃過一個念頭:成了。

但覺眼前一亮,似乎自己能通過意念看見自己的整個靈魂,但古昫立刻被意念中的一幕驚呆了。意識一頓,感悟立止,暖流隨即消散,剛才所見也隨之消失。

古昫呆愣半晌,回過神來,又急忙專注心神,待得重新看見自己的靈魂,竟似一團透明虛幻的液體,在其中心有七顆五彩菱形的晶體,一顆居中,餘者環繞,無數細小的白光在七顆晶體吞吸吐納中流轉穿梭,形成了一道道朦朧的光帶循環連接起七顆晶體,虛空中更有淡淡的光芒不斷鑽入魂體,加入到遊動的白光中,漸漸被原本的白光吸收,又加入到循環當中,古昫頓覺意識清明舒暢、精神飽滿圓潤。

心中驀然明了,這七顆晶體是自己的本命精魄,真靈寄於中心那顆,受七魄孕養,白光是精氣,液體便是由靈魂之力組成的魂體。

原來自己的靈魂是這副模樣,而讓古昫疑惑不解的是,正中的晶體之上一塊似木非木、似鐵非鐵的方形牌子靜靜地飄浮著,正麵刻一字,依舊是不認識的字體,但古昫卻知是個“令”字,自己的靈魂中為何會出現一塊令牌?

古昫此時正驚異於自己的靈魂,感覺隻要自己意念一動,便能控製一切,隻是那塊令牌卻毫無反應。古昫不明所以,暗道:這難道是那位神仙給我留下的法寶,我境界不夠,才無法使用,嘿嘿,說不定就是逆天神器,神仙大人對我真是太好了。

想著,古昫看著那令牌不免炙熱起來,然而眼下對其無計可施,隻好暫時放棄,轉而又滿懷新奇地摸索起自己的靈魂。

人皆由魂魄與肉體組成,魂魄又分三魂七魄,三魂為胎光、爽靈、幽精。胎光為主魂、真魂,主宰人的意識智慧,順天道而稱天魂,藏於識海之內;爽靈主宰人的善惡運數,應地氣而稱地魂,無形無質,附於胎光之上;幽精主宰人的生命精氣,因此亦謂之命魂,居於靈台之中。七魄名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若是肉身未滅,七魄便居於人體中脈的七個脈輪之中,由命魂統帥,輔佐掌控肉身,除病驅邪,但若人死之後,魂魄便與肉身分離,失去寄托之所,其中天魂胎光、地魂爽靈同入陰間,七魄攜命魂幽精留在陽間徘徊並逐漸消散。古昫對於這些全然無知,他隻是憑借感悟那篇玄妙的文字從而自然而然地做到意念內視靈魂,文字中並無任何解釋與修煉之法,一切隻能由他自己摸索。他更不知他的七魄異於常人,並未隨命魂留在陽間,而是同天地二魂一道進入陰間,但這些問題此刻都不重要,即便能意識到這些問題,他也找不到答案,唯一能做的隻有不斷地感悟、不斷地摸索。

通過感悟那篇文字,古昫明顯體會到他的靈魂精魄正不斷地變強,精神意識前所未有的清晰、飽滿,他所期待的沉眠並未再出現,而那道聲音便也沒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