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上元大慶 (1)(1 / 2)

天寶一載[公元742年]的正月十五上元佳節。長安街頭熱鬧非常,販夫走卒異常繁忙,小童、少婦都穿上了新衣,南來北往的商人販來各種特產,異域客商則在買賣各種奇珍異寶。往來過客無不逗留於此,街上的人頭竄動,車、馬、行人密密麻麻,比除夕還要熱鬧。

白天,舉行各種祭祀活動。如祈天,祭地以及皇上接見異域使節或邊疆功臣等。晚上才是盛大慶典的主篇。

傍晚時分,整個長安城便早早的上了燈,皇宮裏麵更是燈山火海一般,簡直亮如白晝,再加上一輪明月當空,使整個皇宮像撒上了一層銀霜似的。上元節皇上宴賞百官、功臣、名將便在興慶宮,勤政務本樓宴請。皇宮以大明宮為主體,另外還有含元殿、宣政殿、大同殿等二十四殿,其它龍亭鳳閣更是不知其數。

且說勤政務本樓到處掛滿了燈籠,裏麵大擺宴席,宴請百官、功臣、使節等。宴席罷。群臣都坐到了勤政務本樓下的看台上。又過了不到半個時辰,唐玄宗和太真坐步輦來了,因為她暫時還不算正式的妃子隻是為竇德太後[已故玄宗生母]祈福的道士。

群臣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力士攙著玄宗皇帝下了步輦,太真陪著玄宗皇帝在全副儀仗的簇擁下上了勤政務本樓,玄宗向群臣擺手道:“眾愛卿平身,賜坐。”

群臣山呼:“謝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唐玄宗坐上龍椅,太真坐於他的右側,玄宗接著道:“我朝開元盛世三十載,國泰民安,邊疆頻頻報捷。異域使節也不斷來訪。萬民安居樂業,是乃我大唐之幸,萬民之幸。今晚朕與眾愛卿把酒言歡共慶升平。”

“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再次山呼。之後,慶典在勤政務本樓下的寬大舞台上正式開始。那舞台鋪著紅毯兩旁坐著眾多拿著各種樂器的樂師。

首先是唐玄宗自己作曲的《春光好》,由李龜年領著樂工們演奏。音樂歡快悠揚。舞姬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這時高力士走來輕聲對唐玄宗道:“啟稟萬歲,安祿山日夜兼程從幽州趕到京城來參加上元大慶。現宮外候旨。”

“哦,安將軍日夜兼程而來!快宣安將軍覲見。”

玄宗一聽說安祿山日夜兼程趕來參加上元的慶典活動,心裏萬分高興。

安祿山本為互牙郎,善多種番語,其母阿史德氏為突厥女巫師。因其父早亡,後其母改嫁安氏安祿山隨改姓安。後為張守珪所用並認張守珪為義父。得宰相李林甫賞識做了幽州節度使鎮守邊關。

“聖上有旨,宣安祿山覲見。”高力士宣道。

不大一會,一個個子高大,白皙肥胖,長滿絡腮胡的胡人上了勤政務本樓,他見了明皇並沒有馬上下跪,而是先跪在太真麵前道:“末將叩見太真娘子。”

然後才拜玄宗皇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唐玄宗臉色鐵青,他那見過如此行禮之臣子,見了皇上不先下跪,而先跪拜道士太真,今日上元佳節舉國大慶,安祿山竟然在群臣麵前讓他難堪。明皇氣得臉都漲紅了,於是大怒道:“大膽安祿山見了朕為何不先跪?”

“罪臣該死,為臣自小在胡人中長大不熟漢禮,胡人行禮先母後父,所以為臣一時疏忽,望皇上恕罪。”安祿山解釋道。

“原來如此!朕念你為邊疆功臣,且不知者不怪。平身,樓下賜坐!”唐玄宗自以為胡人魯莽,不拘小節,也就氣消了大半。

“三郎,[玄宗昵稱]安將軍真是憨厚,可笑之人”太真也沒太在乎這位肥胖“憨厚”的安祿山“昔張愛卿[宰相張九齡]對安將軍頗多成見,然李愛卿則慧眼識英才曰安將軍為將才,可棄瑕用之。時至今日,東北邊疆安寧,回鶻、突厥不敢犯我大唐,此乃安將軍之功。李愛卿之賢,從今以後外有安將軍,哥舒翰將軍內有李愛卿,我大唐江山何愁不千秋萬代永享太平。”唐玄宗大聲稱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