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2章 惜別王屋山(1 / 2)

在陽台觀,為太上皇設好靈堂後,楊貴妃每天為太上皇念經祈福,她的虔誠感動著每一個人,大家可以看出她對唐玄宗的愛,也許她是為唐玄宗的來生祈福;也許她為他們的愛情祈福;在楊貴妃身上,他們可以看出愛情是可以穿越世俗、偏見、甚至宗教的桎梏。

誰說世間沒有真愛呢?隻是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遇到而已。

王玉霜和龜田太郎等一行人對宗教的這些東西不感興趣,他們有空便在王屋山到處走動,王玉霜覺得玄月現在變了很多,再也不會因為她對段木子的情意而對她吃醋,看來玄月是變了,現在一切都在變,也許是受道家的影響吧!

王玉霜和龜田太郎等人,這天上了王屋山的主峰天壇。在主峰天壇之上。可以領略王屋山的全景,在這裏可以看到黃河如玉帶一樣纏繞著王屋山。站在天壇峰上極目遠眺,可以看到洛陽城。站在此峰遠觀四周,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遙想三千多年前,軒轅黃帝皇帝屢戰蚩尤不勝,然後來到此山,清齋三日,設壇祭天,求取破蚩尤之策,他的行為感動西王母。派九天玄女下凡;贈送黃帝靈符,九鼎真經神丹。黃帝以靈符,發明指南針、弓箭,辨別方向,采用戰車合圍蚩尤,在河北逐陸一帶打敗蚩尤一舉平定了中原統一了華夏。所以自黃帝後,依然有多位帝王在天壇峰祭天。

天壇峰前有華蓋峰,它位於天壇峰南。

天壇峰的左側日精峰。此峰為觀日出的最佳處,日初出時,晶彩爛燃,黎明時分身臨此峰,極目東望,頓時霞光萬道,光彩奪目,普照人間,“仙鳳石上起,海日夜中明”詠的是日精峰上觀日出的情景。

月華峰位於天壇山西側,因月出時光明先照故曰:月華峰,為觀月的最佳之處,山峰上怪石林立,植被繁茂。“遙向蓬壺探海月,漫扶藜杖嘯無風。”說的是月華峰上賞月的情景。

身在此山的玄月為王玉霜等人認真的介紹了王屋山,特別是天壇峰。王玉霜便好奇的道:“玄月,你是不是到這王屋山來,真的就得道了?不過,這人間仙境確實是修道的好地方。”

“霜兒姐姐說笑了,貧道修為尚淺,一年半載豈能得道?”

“嗨,那段木子不是說你很小的時候就皈依道宗嗎?”

“曾經未絕紅塵,心不靜,則道難修。”

“玄月,看來你現在真的變了,不對霜兒姐姐吃醋了。”

“貧道和師兄都斷了塵緣,也就不知道什麼是吃醋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看來霜兒姐姐不如你們啊!你們整天躲在這美麗的王屋山,談仙論道的,好啊!可惜,王玉霜還有珠湖寨丟不開,不然也來你們這一起修道。”王玉霜欽佩的道。

“無量天尊!”玄月口誦道號。

“王寨主,其實人在江湖也好啊!說不定我們所做的一切也會名垂青史。”龜田太郎插話道。

“我可不想名垂青史,這血淋淋的江湖我真的有點厭倦了。”王玉霜疲憊的道。

“是啊!人在江湖雖然灑脫,但是,拋不開俠骨柔腸,怎麼能笑傲江湖呢?”玄月道。

“沒想到玄月師父竟然能悟道到如此境界。”龜田太郎欽佩的道。

“是嗎?玄月隻是一名道士而已。隻是發表一下自己對人生的看法罷了!”玄月淺笑道。

“龜田太郎,這倒應了那句話了,事變三日當刮目相看,想當初,玄月可也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雖然穿著道袍,卻完全不像修道之人。”王玉霜取笑道。

“真的嗎?”龜田太郎表示懷疑道。

玄月笑而不答。

“不說了,這道家聖地,我這江湖草莽還是少說幾句好,免得得罪神靈。”

“王寨主,真是豪爽之人,我們交個朋友吧!”龜田太郎誠懇的道。

“好啊!可惜龜田君你要回扶桑,否則,就去我珠湖寨好了,保你有喝不完的酒,吃不完的肉。”王玉霜爽快的笑道。

“看來龜田太郎真是無緣到珠湖寨,和王寨主痛飲了,龜田太郎的扶桑國,可是在東邊的海島上,一來一去便是九死一生。但願我們能隔海舉杯。”龜田太郎深情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