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李世民,我長出了一口氣,心中暗暗感激起楊侑來。若不是他執意讓我送行,我也沒法趁此機會與李世民和解。
“公主,請留步。”在我即將登上回宮的車輦時,一個聲音叫住了我。
聞言回過頭,站在我麵前的是一個高挑瘦削,溫文爾雅的年輕男人。看著頗為眼熟,一時卻想不起在什麼地方見過。
男人輕咳一聲,自報家門,“下官長孫無忌。”
對對,長孫無忌,我昨日在金殿之上見過的,他也在晉封官員之列。
昨天接受封賞的官員很多,他的官職不高,我又坐在玉階之上看不真切,這才一下子沒有認出,否則,長孫無忌這個“名人”我一定不會忘記。曆史上,他與李世民布衣之交,戰功卓著,深得恩信;他通博文史,曆仕三朝,為唐初重臣;他身為貴戚,權重而不專,對李唐盡職盡責……記住他,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而我的理由卻是他的妹妹,那個李世民的愛了一輩子、敬了一輩子的女人——長孫皇後。
“長孫大人找本宮有事?”我與長孫無忌並不熟識,實在不明白他此時叫住我究竟何事。以他的涵養修為,總不會是因為方才看到我和李世民說“悄悄話”,為自己的妹妹“抱打不平”而來興師問罪的吧。
“下官唐突,敢問公主從何處得來此物。”長孫無忌彬彬有禮地問道。
此物?什麼東西?我順著他的目光往自己身上看去,啊,原來說得是它。
我從腰間摘下昨天在甬道撿到的墨色錦鯉勾玉,托在手上,“你說得是這個?”因為造型別致,色澤溫潤,我喜歡得不得了,今天早上更衣的時候,特地讓小梅為我係上的。
“正是。”
長孫無忌不是哪種沒事找事的人,一定不會無緣無故地問我勾玉的來曆。他有此一問的原因不外乎兩種,一是他認識勾玉的主人,二是他就是勾玉的主人,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腦子裏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臉上的表情也是陰晴不定,長孫無忌看了我一會兒,從腰間摘下個物件雙手捧了過來,“公主請看。”
一塊通透的墨色勾玉在長孫無忌白皙的掌中散發出溫潤的光澤。
我訕訕地拿起他手中的勾玉與自己手中的那枚放在一起,同樣的墨色溫潤,同樣的錦鯉紋飾,除了懸掛的絲絛一粉一藍外,其餘真是一模一樣。
“此物名為墨玉雙錦,是微臣家傳的配玉。父親去世後,母親把它們給了微臣和家妹,讓我們隨身佩戴,見玉如見父麵。”長孫無忌輕聲說道。
既然長孫無忌的勾玉帶在身上,那麼我撿到的勾玉就應該是長孫皇後丟的。唉,昨天撿到的勾玉,在手裏還沒捂熱乎就被失主找上門,這回可丟人丟大了。我幹笑兩聲,把手中的一對兒勾玉遞了過去,“這玉本是本宮在湖心亭附近的甬道上撿的,原來是長孫皇……李夫人丟的,那就勞煩長孫大人替本宮把勾玉送還給李夫人。”
長孫無忌沒想到我會這麼痛快地把玉交還給他,一時忘記伸手去接。
“替本宮向李夫人問好。”我的手臂又往前送了些。
“微臣替家妹謝公主殿下。”長孫無忌急忙雙手接過勾玉,施禮道。
我微微一笑,轉身走上車輦。
清脆的鞭聲響起,馬車朝著皇宮的方向緩緩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