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默默地退了出去,過來伺候的人卻是小和子。從他的口中得知,我已經昏睡了七天,而這七天發生了兩件大事兒。一是小梅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另一個就是李世民回來了。
果然命運的輪盤已經啟動,相關的當事人也均已到位,隻是不知這三天的戲能否唱得圓滿。
躺了許久,身上慵懶的乏意讓我很是不爽,小梅不在,由小娥帶著幾個宮婢服侍我穿衣起床。才穿戴完畢,小和子便在門外報,聖旨到了。
楊侑在旨意裏慰問了我的病情,賞賜了許多吃穿用戴,並要我明日參加他為李世民舉辦的慶功宴。
我又細細地問了傳旨太監,據他說,不僅宮中會大宴三日,整個長安城十日內都要張燈結彩,鼓樂喧天地迎凱旋的將士。
宮裏設宴也就罷了,還要折騰長安城的百姓不得安生,這個楊侑,真是被驕縱的無法無天了。不過他既能這麼鬧,說明身體已是無礙,李建成果然沒有騙我,楊侑的墜馬真的是個意外。
接旨後,我著小和子在門外守候,自己斜歪在暖閣的美人榻上望著透過朱色窗格撒進的金紅斑駁的碎陽呆呆出神。
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李世民的歸來和楊侑的大宴都為我完成任務提供了便利條件。這三日不起大朝,李建成隻會為大宴忙於奔走,不離大興宮的範圍,我就能想辦法黏住他,希望能盡快封印成功,沒有時間再失手了。
小梅的失蹤我已無力探究,她在楊吉兒身上下的藥物隻有依靠長孫無忌了。希望他能信守諾言,看在我曾為他主子出謀劃策的份兒上,在隋亡後善待楊吉兒。有了長孫無忌,外臣應該不會為太過難這位亡國公主,我是不是該在走前,見一見長孫皇後,幫楊吉兒在後宮也打好關係呢?
剛想到這裏,忽聽見門外報李夫人長孫氏求見。
真是要什麼來什麼,天時、地利、人和全在我這兒了。我心中大喜,起身出迎。
我早就對長孫氏好奇無比,技壓群雄的魄力?隴川貴族的出身?聰穎過人的智慧?她身上擁有的究竟有什麼,讓李世民這種男人死心塌地愛一輩子、敬一輩子,在她死後寧願空懸後位數十年,也不讓別的女人取代她的位置。
還未走出暖閣,便見一宮裝美婦帶著兩個丫鬟向我叩拜,“觀音婢見過公主,公主萬福。(注:長孫皇後,小字觀音婢,其名於史無載。)”
我有心巴結,怎會讓她行此大禮。急忙快走幾步,攙起長孫氏,笑道:“長孫姐姐不必多禮,吉兒早聞姐姐賢名,一心向往,今日見了姐姐,總算一償夙願了。”
“臣婦惶恐。”長孫氏恪守禮數,不敢有半點怠慢。
落座之後,借著宮娥斟茶的功夫,我偷偷端詳起長孫氏來。她不過十六、七歲的年紀,身材修長,肌膚似雪,杏目含笑,麗質天成,雖然不若楊吉兒的容顏絕色,滿身沉靜雍雅的氣度,卻是楊吉兒可望不可及的。
閑談了幾句後,長孫氏轉入了正題:“外子出征期間,承蒙公主照拂,臣婦感激涕零。今僥幸得勝歸來,更是托了皇上和公主的鴻福。臣婦粗鄙,不擅常物,單是會做幾樣菜肴,雖比不上宮中禦廚手藝精湛,卻也別有一番滋味。臣婦鬥膽於今晚在承乾宮設下家宴,望公主屈駕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