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結成兄弟】(2 / 3)

“是關於什麼的?”

“工業園區建設問題,你知道,已經有傳說常書記要到市委辦工作,先鋒縣又麵臨人事調整,王書記不得不慎重行事。”

我點點頭,王文剛早該上了,錯過這一次就必須等到換屆才有機會,換屆還有兩年,兩年後先鋒縣的人事幹部格局是個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清楚,夜長夢多,那時候市裏各部委局也有些中層幹部想下來“鍛煉鍛煉”,說不定一輩子的機會就此沒了,再說王文剛也是四十四五的人,機會不多了。

我進到房間時,果然隻有王文剛和楊青山。我點頭招呼了,重新謝了楊青山。

王文剛看我身後問道:“郎燕人呢?”

黃塵中應道:“去發屋了。”

我坐下就問:“怎麼回事?”

“陸川,這事非常蹊蹺,你也知道苟縣長這人,心胸狹窄,有仇必報,而且手段很詭詐,要論權術心機,在先鋒縣可以排第一,當年和魯大東、趙大富聯手,號稱先鋒縣‘三人幫’,趙大富想把項目搞在臨江鎮,這事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聽說黃立文做了郎書記的工作,由於是在縣城,郎書記考慮環保問題遲遲沒有明確表態,但也沒有反對,苟大全可是旗幟鮮明表示了支持的,昨天看他那堅決的態度,我心裏反而有些疑慮,現在是很關鍵的時刻,我不想出紕漏,所以找你來商量商量。”

黃立文是臨江鎮書記,也是全縣唯一可以和王文剛競爭副縣級領導的人選,難怪他會緊張。

“這問題我昨天就有過懷疑,現在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他想出一點成績,換屆時可以到人大或政協繼續搞下去,如果調市級部門,他多半是半退休了,哪裏有在先鋒縣實惠?”

王文剛點頭說道:“有道理,我們剛才也議到這一點,可是以苟大全一貫作風,好像不止這樣簡單,這人幹事往往背後還藏有幾手,不到一定的時候一般人絕難發現。”

“陸局長,郎書記對搞工業園區是怎麼說的?”楊青山突然問我。

“也沒怎麼說,我把情況彙報後,他態度很鮮明,立即表示了支持,而且還指定周主任專門負責這件事,包括引進人才、技術等一係列政策,都是周主任出麵在協調。”

黃塵中問道:“郎書記知道你和郎燕的事嗎?”

“知道,而且還同意我們結婚。”

“哦,這樣啊。”王文剛突然噓了一口氣。

“什麼意思?我和郎燕的事與這件事縱然有些聯係,恐怕關聯也不大吧,郎書記同意未見得苟大全會立馬轉舵,要知道他在市裏也是有人的。”我提出我心裏的懷疑。

王文剛分析道:“陸局長,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苟大全今年四十八了吧,再過兩年五十,他不願去市級部門養老就一定在想縣人大主任的位置,按目前的慣例,人大主任由縣委書記兼,當然也有個別例外,他不想當政協主席就得郎書記出麵幫忙,高姿態讓出人大主任的位置…….”

“你是說郎書記私下和他達成了協議?”郎一平真這樣做,那他也太看重我這個未來的女婿了。

“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不然以目前縣委縣府的關係,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取得這樣高度一致的意見。”

楊青山補充道:“苟縣長和趙大富可以說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當年苟大全在市裏的活動全是趙大富牽線搭橋,這種關係可不是一般人能撤散的,除非是為了個人的切身利益。”

“這麼說,你們都是這樣想的?”

三人一齊點頭,黃塵中甚至暗示道:“郎書記說不定已經在構想楊柳鎮未來的班子人選了。”

我砰然心動,嘴裏卻不自然道:“這是你們敏感了,我現在可沒這想法。”

王文剛哈哈一笑,說道:“老弟不用回避,我在楊柳鎮搞的時間太長了,不論上與不上,按組織人事原則都該動一動了,你下來剛好有三年多基層鍛煉經驗,加上工業園區建設出了成績,下屆換屆……啊,老弟前途是一片光明哪。”

我其實也有這樣想過,原來是想到臨江鎮,如果王文剛上去了,當然寧願到楊柳鎮,基礎都是現成的,容易出成績,臨江鎮黃立文是苟大全的人,經營了七八年,人事關係錯綜複雜,和縣委各大班子、部委局都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想搞出成績還真不容易,人際關係也不好處,你不得罪張三就要得罪李四。這些年臨江鎮一個都沒提拔,關鍵原因就在這裏,曆朝曆代都是京官最難做,在仕途上要有所作為,人際關係是最重要的,一定程度上要超過所謂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