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剛回道:“平均有一兩千元收入,多的四五千。”
“不少嘛,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接待遊客嗎?”
宋金剛搖頭,“我們平安村有七十多戶從事運輸業,每年的收入都在十萬左右,”他指著幾戶房屋建設比較好的說,“這些農戶都是搞運輸的。”
他和龔秘書長興致勃勃看了一圈,一路和郎一平苟大全交流看法,宋金剛引著他們到了集體搞的蔬菜大棚基地,介紹道:“洪書記、龔秘書長,這是我們平安村集中流轉的五百畝土地,成立了綠色蔬菜生產公司,主要以鋼架塑料大棚生產綠色有機蔬菜。我們村一共三千一百三十五人,除了搞運輸的幾十人和部分在外麵搞手工、基建的青壯勞力外,還有大部分留在村裏,村子裏這部分人一些搞旅遊農家樂,其餘的人就沒什麼事幹了,我們通過村民議事,用集體經濟建起了這七百五十個大棚,安排了村子裏的剩餘勞動力,大家在這裏打工,按勞付酬,這樣就解決了所有人的就業問題。”
洪書記關心問道:“你們技術從哪裏來?”
“我們派人到陝西楊淩培訓了十名技術員,又聘請了縣農業局蔬菜辦的農藝師作技術顧問,常年負責這裏的技術指導。”
“好啊,村民不出村也能掙錢了。”他笑著和龔自成說道。
龔自成附和著說:“平安村的人居住境、就業狀況、村民收入與吳德市郊區差不了多少,平安村更具說服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大。”
洪書記舉目一望,一溜整整齊齊的白色蔬菜大棚在春日的暖陽下極具龐大的氣勢,點頭說道:“這裏產業發展、村民的就業解決得很好,很有代表性,這是我們吳德市先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
郎一平、苟大全、薛秋陽笑意滿麵,洪常青的肯定顯然是他們的最高獎賞和榮譽。
回到村委,宋金剛叫狄秋韻把所有辦公室打開,村民議事廳、調解室、團委、婦聯、閱覽室、技術培訓室……一應俱全。
“組織機構健全、陣地建設一流,實實在在,不搞花架子。”這就是洪書記的評價。
最後來到運輸協會辦公室,四周牆壁是協會組織機構管理圖、學會會員分布圖、運輸業務圖表等,辦公室裏有名女子正在電腦前*作,洪書記很感興趣,問道:“電腦在這裏有用嗎?”言下之意是擺設。
宋金剛吩咐女孩道:“小高,你把資料調出來洪書記檢查。”
女孩打開電腦,這裏建有楊柳平安運輸協會網頁,協會信息、動態、會員情況、運輸業務分析、信息交流平台、平安小橋村民議事投票站……等等,欄目清楚,內容翔實。
盧秘書很能領會領導的意圖,說道:“信息交流平台交流什麼?我看看。”
說罷他坐下來用鼠標一點,原來是各會員和協會聯係業務的交流平台,一名叫孔朝中的會員正在申請運輸任務,盧秘書急忙讓開,那名叫小高的女孩輸入了一個指令,表示已經給了對方運輸任務。
洪書記看得大為感歎,“不容易啊,一個村的運輸協會做到了這樣現代化、信息化,大大節約了成本,信息傳遞也及時。”問小高道,“你們的業務信息從哪裏來?”
“我們與楊柳鎮的二百一十七個單位建立了信息聯係,他們有運輸要求就從網上給我們傳過來,我們及時通知會員就行了。”
“協會目前有多少會員?”
“一百一十六名。”
洪書記對宋金剛說道:“值得肯定!值得推廣!”
宋金剛回道:“蔬菜公司開始生產後我們也準備建這麼一個信息交換平台,和縣城、吳德市各大農貿市場、超市聯起來。”
洪書記高興道:“好,市裏有什麼不好辦的,來找我或者龔秘書長。”
宋金剛滿臉堆笑:“謝謝洪書記關心。”
興高采烈看完平安村陣地建設,洪常青、龔自成等準備離開,走到車前,他對郎一平說道:“這樣的村越多越好,你們可以在有條件的地方率先搞一批出來,這才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方向。”
郎一平立即答道:“我們一定按你指示辦,回去就行動。”
我們送二位領導上了高速公路,直到眼睛餘光的盡頭才一起回到楊柳鎮,我安排他們在會議室歇息、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