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楊柳模式】(2 / 2)

我知道這時候發這篇經洪書記加按語的調查報告意味著什麼,起身走進書房,見郎一平麵帶微笑的在燈下看著我,問道:“看完了?”

“看完了,市委洪書記評價很高,劉主任提出的楊柳模式也是很具有導向性的。”

“你坐下,”看得出他心情特別好,“下一步準備怎麼幹?”

“前段時間我和薛書記把全鎮有代表性的村走了一遍,我們基本上達成了共識,分三個階段用十年時間把楊柳鎮的二十八個村全部建成新村,在全縣率先實現城鄉統籌的一體化發展目標。第一階段是圍繞集鎮開發和工業區建設,用一到兩年時間把集鎮周圍有條件的村先發展起來,建設五到八個,第二階段重點是發展皇家山九個新村,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其餘的作為第三階段重點發展。”

“一到兩年能搞五到八個嗎?”郎一平擔心道。

我信心十足,“隻要縣委對楊柳鎮的優惠政策不變,建成五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八個是奮鬥目標。”

“嗯,有信心是對的,但也要量力而行,一定要堅持高標準,降低標準那不算。”

“這是一定的。”我之所以有這個信心,是基於現有的基礎,圍繞楊柳鎮周圍的十多個村,集體經濟都是很富裕的,加上合力水泥、多晶矽項目的實施,個別村集體經濟的積累達到八千萬,一個新村的基礎設施最多也就八百萬左右,加上村民自籌部分,比平安村建設得更好都有可能,像司馬、高嶠等村都具備這個實力。

郎一平高興道:“這個事如果搞成了,吳德市的新農村建設經驗就看楊柳鎮的了,意義重大啊。”

“爸,市委還有兩個月就該換屆了吧?”我必須要問清楚一些事,這也關係到我個人的前途啊。

“是啊,這時候尤其要穩重,不能出亂子。”

我點點頭,說道:“楊柳鎮目前是很穩定的,我們的工作主要以推進三大產業項目建設為主,所有的力量都在向這方麵傾斜。”

他思索了一陣,說道:“拆遷問題一定要高度重視,工作要做到一家一戶,先易後難,問題難辦的可以放一放嘛,重要的是不能激化矛盾。”

“我們做好了工作隊員的思想,講政策、講道理,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利誘人,我們有個工作隊員為了司馬村一家農戶的祖墳搬遷,前後去了七十二次,最終還是感動了對方,配合政府搬遷到了指定的地點。”

郎一平讚賞道:“有了這樣的工作激情和責任心,工作就好辦了。那人叫什麼名字?年底可以報縣委的先進個人嘛。”

“潘乘風,在文化站工作。”

“潘乘風?名字有點耳熟。”

“前次幸福小區救人就是他。”

“是不是被高利貸砍人的那次?”

我點點頭,答道:“就是,他作為拆遷隊員,當時就是負責那一家的拆遷工作,年底上門看望時正好發現戶主受傷,幸虧救護及時。”

“這樣的同誌應該表揚嘛。”

我順口接道:“我們黨委有個想法,楊柳鎮新成立一個臨時機構——拆遷辦公室,按正科級配備幹部,廖長發兼主任,潘乘風副主任,準備最近就打報告。”

他嘿嘿一笑,我以為要挨批評,不料他點頭答應了,“等市委班子出台以後再說。”

我明白他這話的意思,市委班子一出台,就等於吳德市的大局已定,其餘各縣區和部門的班子搭配問題會陸續提到議事日程上。郎一平自己還是前途未卜,當然沒心思考慮下麵的幹部了。

“爸,先鋒縣還沒準信嗎?”這是我一直關心的問題,古震活動幾個月了,應該有結果了。按一般慣例,市委黨代會召開前各縣區主要領導一般都該明朗了,不然,黨代表的推選就是一個問題。

他微微點頭,又皺眉道:“初步定了,但誰說得清呢?都沒有談話。”

“那……古震如何說?”

“他當然說沒問題。”郎一平顯然對古震沒有信心。

我放心道:“應該沒問題,古震和龔秘書長、盧秘書的關係都不一般。”

“但願吧,關鍵是薛秋陽的問題,洪書記還沒表態。”

“哦?薛書記準備留先鋒縣?”

他點點頭,“劉書記原則性很強,不願意出麵打招呼。”

我不好再問,薛秋陽如果當縣長,先鋒縣是全套毛家班,洪常青肯定會有顧慮的。按郎一平的話裏的意思分析,他繼續留任先鋒縣書記的問題已經不大了,現在正活動薛秋陽當縣長的問題,目前就差洪常青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