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尖兵突破】(1 / 2)

我老老實實把和楊燕廷打交道的所有過程和細節都講述了一遍,他既然說是談話,旁邊沒記錄,他自己也是耳朵聽,手裏一支筆也沒有,說明這次談話純粹是了解,不作為辦案的依據。

聽完他嘿嘿一笑,“想不到你背著我幹了這麼多事。”

我見他笑聲中沒有不滿,解釋道:“現在這種體製下,不采取一點非常規手段,項目是要不到手的,你是書記,有些事不好出麵,知道了反而難處,所以就沒給你彙報。”

“你們租用的‘小燕’是不是叫趙小燕?”

我搖搖頭,“我也不知道真實的名字,別人介紹的就是‘小燕’,其他什麼也沒說。”

“先鋒縣就你和潘乘風知道嗎?”

我點點頭,“是,就我們兩人知道,幾次都是潘乘風親自辦的。”

他沉吟了一會,說道:“這個情況是專案組要我來了解了解,估計楊燕廷自己交代出來的,如果沒什麼經濟上的往來,問題也不是很嚴重,你不要背思想包袱。另外,你再給潘乘風打個招呼,賬目處理上藝術一點。你們這也是為了先鋒縣的經濟建設,為了先鋒縣的廣大老百姓。”

“謝謝薛書記理解和支持。”

薛秋陽微微一笑,示意我不要客氣,“最近工作怎麼樣?你們把工作重點轉移到農村去了?”

“也不是,根據先鋒縣現在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管理現狀,我們加大了三農工作的力度,楊柳鎮、臨江鎮、秀水鎮等以城鎮開發、工業發展為重點的戰略不但沒變,反而得到了加強,現在三地的經濟發展步入了良性互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出現了曆史上最好的發展勢頭,完全有可能成為先鋒縣經濟發展、財政增長的最大引擎……”

“這個我知道,問題的根本在於,先鋒縣要打造吳德市第二個經濟中心,按目前的發展速度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三個鎮統籌起來規劃和發展,形成一個大的經濟圈中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說三個鎮最後要成為一個整體,這是符合全國發展形勢的。”他深深的看了我一眼,看來他今天主要還是想談談先鋒縣的發展問題,楊燕廷案不過是一個引子而已,“國家提出實現工業化、城市化是有現實基礎和理論根據的,我們處在西部,更應該抓住這個難得的戰略機遇,實現彎道超車,先鋒縣經過郎書記以及後來的發展所奠定的基礎,現在是有這個條件的,特別是楊柳鎮,全省全國的新能源基地,如果打好了這張牌,就能實現先鋒縣在吳德市乃至全省的率先工業化、城市化。吳德市整體經濟發展滯後,但我們可以搞尖兵突破,這個尖兵就是楊柳鎮、臨江鎮、秀水鎮的一體化建設。搞工作一定要抓主要矛盾,我們的主要矛盾就是發展緩慢、發展滯後,導致許多問題越積越多,越積越難,問題要在發展中去解決嘛,要用發展的手段去解決,不要左顧右盼、瞻前顧後,搞工作就要學劉翔跨欄,鼓足一股氣,勇往直前,當你到達目標回頭看時,原來的一個個高欄還是問題嗎?不是,它們都成了成功後最輝煌的注腳。我知道你的想法,統籌試點,城鄉一體化,如果我們把大量的資金、精力投入到山區,作用在哪裏?有些設施費了許多的人力物力,最後起到的作用非常非常微小,前些年我們在農村搞項目,很多都成了擺設,這些都是教訓……”

我承認他說的有道理,但換一個角度看卻很偏激,如果他到分水等地方去看過,相信不會說得這樣理直氣壯。

相對於我,他是沒多大體會的,最多就是像前次去了分水村,發現一小孩上學難,感動一下。他沒有對農村對農民那種血濃於水的深厚感情,在薛秋陽的字典裏,農村是不適宜搞建設的,所有山上的村民都應該進城來居住、上學、就業、養老,他沒想過山裏人對土地的依戀,沒想過那些雖然滿世界亂跑,心裏最惦記的還是自己那低矮的草房、房子邊長著綠油油莊稼的一畝二分地,還有鄉村那些熟悉的麵孔……這些都是他們的根,一種深深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文化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