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關於王錦的心理分析(2 / 2)

這就是太敏感,想太多的後果。

這種人要麼患上嚴重的抑鬱症,要麼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這句話同樣不矛盾)

王錦比較堅強,患上的是嚴重的心理疾病。這個心理疾病,就是喪。

患上這個心理疾病的方式,就是王錦在幻想中痛苦的時候,突然轉念一想,大不了到時候自己也自殺不就成了?

最壞的情況就是死,所以王錦會為自己心裏的各種幻想打上一個完美的結局,那就是大不了到時候自殺。

長時間的精神暗示,會導致一個人向著自己所想的方向變化。王錦長時間想著到時候大不了自殺,慢慢的就變成了一個對生死無所謂的人了。

而他對死亡無所畏懼,那自然不會再害怕心中的所有幻想。如此一來,所有的精神壓力不攻自破,所以王錦變得樂觀無比,吃喝享受一個不落。

所以說,這就是王錦為什麼不想死,卻毫不畏之恐懼的原因。

能活著享受,為什麼要死呢?

但如果某個時候他真的要死了,那他估計也毫不恐懼。因為在他心目中,最壞的結果就是一死了之。而恰巧,常年的心理暗示,早已讓他開始漠視自己的生命了。

所以,王錦的懶不是身體上的懶,而是精神上的懶。

任何事情最壞的結果都大不過死亡,而他恰巧最不怕死亡,所以他根本就不害怕各種事情那所謂的最壞的結果。自然,也就沒有任何能給他壓力,給他動力的原因了。

喪,這玩意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而這種心理疾病,是人口過剩導致的壓力過大以及經曆過一些對家庭有影響的不好的事情之後的最後自我保護手段。

如果沒有喪,恐怕現在自殺率會大幅度提升,但也因為有喪,導致很多人處於一種感覺人生無所吊謂的狀態。

這,是對現實最無奈的妥協。(哥們也是研究過的心理的人)

車子在暴雨中向著市區駛去,最終停在了一棟筒子樓前。

很難想象,在璞玉市這個超一線城市裏居然還遺留有這種看起來就比較久遠的筒子樓。

一個個男女不時地從筒子樓裏進出,有年輕的,有中年的,有的穿著簡陋,有的西裝革履,好似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在此相遇。

這裏麵住的,基本上都是過來超一線城市打拚的人。

拋去那些打拚幾年拚不動回老家擺爛的,剩下努力的人裏有百分之九十的人終其一生都將困頓於這個老式的筒子樓中,一輩子的積蓄都買不起城裏的三十平的房產。所以裏麵進出的人會有老有少。

王錦感慨的看著眼前的筒子樓,隻覺得命運真是捉弄人。

如果他現在沒有變異,沒有找到長遠公墓的工作,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在這種樓裏住上三五年,最後不得不淒涼無奈的回到家鄉。

命運弄人呐,簡單的一個異變,就讓他徹底改變了階層。

直接超越了別人幾十年甚至一兩代的拚搏努力。

一輛大卡車已經停到了筒子樓的樓下,上麵合金製造的大籠子看上去厚重無比。

筒子樓內的居民正在撤離,今晚全部住在特案組包場的酒店內。

畢竟今晚的危險程度未知,都是自己國家的子民,肯定不能將他們置於危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