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寶十年,冬,俱蘭城。塞外的大地早已披上層雪衣,俱蘭城外的農田縱橫交錯。白雪皚皚擠滿了鋪滿麥稈的農田上,黃白相間分布,像極了後世的冰淇淋筒。不時三三兩兩的牧民甩鞭子驅趕羊群入城,好賣個好價錢,好來在俱蘭城中西市裏買上許多心儀的物品。
茶葉,這對牧民可是好東西,能幫助平時隻吃羊肉、牛肉的牧民消化,不過聽說在俱蘭城中賣得很貴很貴,連城中的那些富人官老爺也隻能買一兩小包,當個寶似的,隻有家中來了貴重的客人才勉強撒點茶葉在碗裏。
牧民博爾濟和他的三個族人一起驅趕著從族裏帶來的數百隻羊和數十匹族中良馬進城,帶著族中老人的期待來到俱蘭城,希望能進城見到草原傳說中的那個大唐將軍。
博爾濟剛到城門口,就看見城門口一旁一個吏員左手拿著賬本,右手拿著毛筆,一旁的士兵攔著進城的賣羊牧民和商旅,登記一個放一個通行。
“下一個”官員麻木地喊著。
博爾濟叫三個族人把羊和馬放在一旁,自己上前排隊登記。
呼呼呼,這時一匹快馬從城外向城門口駛來,“讓開,讓開,聖旨到。”馬上使者大聲呼喊,左手拿著個黃亮黃亮的絲綢緞子,右手抓緊馬轡,不顧馬前眾多的人群,用力一拉馬轡,呼呼地向城中衝去,“攔道著,死,爾等避開。”
城門口的人群一聽是聖旨,紛紛感到稀奇,大唐長安離俱蘭數千裏,許多人活了大半輩子頭次看到馬上使者手上拿的黃亮黃亮聖旨。人群一傳十,十傳百,城中的百姓紛紛從城中湧出。
馬上使者一看,不對勁,城門口的人是越來越多,不大的城門口頓時擠滿了看稀奇的百姓和牧民。這麼多人,馬上使者再也好騎馬進城,隻得下馬。
馬上使者名叫馬化,涼州酒泉人氏,在玉門關驛站任職,前些時日從京城長安來了一個太監和數個禁軍,說是要去俱蘭給俱蘭城守李飛聖旨,但是路途遙遠,太監怕辛苦,就叫了驛員馬化拿著聖旨和一大包東西前去俱蘭城去。剛開始,驛員馬化靜靜地站在那太監麵前,一動不動。太監心知這驛員沒有好處不想攔下這個苦活,於是拍著馬化地肩膀,半是威脅半是籠絡地勸說了起來,說去了俱蘭,自然會有人給你打賞,隻多不少。
在太監威嚴下,馬化不得不攔下這苦活。從玉門關到俱蘭,馬化足足騎馬騎了十三天。
城門口的百姓事愈聚愈多,馬化額頭開始滲出絲絲黃白黃白的汗滴,前額黑色的頭發像打濕了般,三四根黑發聚攏在一起成一束柄粗的頭發,充滿老繭的左手緊緊地托舉著黃亮黃亮的大唐聖旨,大聲叱喝道:“爾等,有幸看見聖旨,還不速速散開走道,見聖旨如見當上,還不快快俯首跪拜。”“你,還不快快請城中官員接旨。”馬化右手食指指著一個吏員,瞪著老大的銅眼,嚇的那吏員一愣一愣的。
城門口的百姓、士卒、吏員一聽,覺得是這個理,紛紛俯首跪拜,叩見代表天子威嚴的聖旨,腿快的早就跑到城守府去報信去了。
博爾濟也是頭次看到黃亮黃亮的中原王朝的聖旨,隻覺得十分稀奇,原本也是像城中百姓般用力躋身踮腳望去,希望看看傳說中的大唐聖旨的真顏,可奈何城門口的百姓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恐怕這城門口的人比自己族人加上牛羊馬匹還要多的多。
博爾濟一聽到那馬上使者的要求眾人俯首跪拜叩見聖旨,也像周圍的百姓一樣自覺的低下彎曲雙腿,雙手合十,頭身狠狠地彎了下四十五度。不知怎麼滴,博爾濟很緊張、很緊張,比自己第一次觸碰女人還要緊張,鬥大的汗滴從額頭不斷地冒出,奔流不到海似的。很快,厚實的鑲甲牛皮麻衣,濕了,像淋了個傾盆大雨般狼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