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無奈的聳了聳肩,“將軍抬愛了,屬下與徐將軍曾有一麵之緣。”
董卓舉起酒杯,“如此大勝,我敬三位豪傑一杯。”說完一飲而盡。
看著董卓的舉動,周慎的眼裏閃過一絲憤恨。隨即走回主帥位,“不知董中郎來此有何見教?”
“聞周蕩寇軍中有三位豪傑,今見此三人不過是普通士卒打扮,吾欲請此三位豪傑去西涼軍以校尉待之,不知周將軍可割愛否?”
挖牆角,這時赤裸裸的挖牆角,不僅是譏諷周慎無識人之明,更讓自己進退兩難。西涼軍是董卓一人說了算,哪怕你寸功未立,董卓說讓你當什麼,你就能當什麼,(如李肅)。周慎的軍隊是朝廷的,班師回朝後軍權是要交出來的,給部下升級是按功勳來的,即使要升某人的官,伍長,伯長能辦到,校尉之職是辦不到的,那需要朝廷任命。(何進的西園八校尉也是通過朝議任命的)。
周慎沉默了片刻,看向董卓道,“既然董中郎話如此明了,我也就不多說了。這樣,三位豪傑要是願意留在我這,回朝後我定向朝廷保薦他們校尉之職,如若三位豪傑願意去西涼軍我也絕不阻攔。一切皆憑三位豪傑自己的意願。”
周慎眼內的憤恨落入一旁李儒的眼裏,不過李儒還是挺佩服周慎的,本來是個難題,一下子被周慎解決了,他把這道題向蹴鞠一樣踢給了別人,這下這個難題就到了廖化等人的身上,答應就要得罪董卓軍,拒絕就要得罪周慎軍。李儒微笑的看著少年,看少年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此時的廖化心裏罵娘的心都有了,都他媽的什麼破事。升個官至於麼,什麼陰謀陽謀都用上了,這能當上諸侯的果然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算計人真是算計到骨頭裏去了。
得罪哪一方,今後的路都不會好走。本來按宅男的計劃,是通過自己熟悉三國的進程,來西涼這邊立立功,受受獎。再順帶打出三金蘭的的名聲。早點開發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這個問題的關鍵很簡單,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答應董卓,可以在董卓軍裏紮根下來,但是沒有什麼未來可言,董卓軍的主力軍團都有心腹宿將把持著,(呂布就是最好的例子)。答應周慎,可以在朝廷裏討官做,但有一條,有錢才行。咱要是有錢還當啥兵啊,自己早就可以花錢買官了,買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如果董卓不插進來,宅男可以從小兵做起,慢慢升官,慢慢發展,等討董的時機一到,渾水摸魚摸出一條道來。現在董卓攜著李儒的到來,明顯是察覺到了危險,要麼跟他走,要麼就進黃泉。宅男不由感歎,靠,這古人也有直覺。
見此,少年微微的看向了中年漢子,而青年和中年漢子的目光則看向了少年,青年文士李儒則認真的觀察這三位豪傑的反應。不由點頭心想,看來少年是做主的,青年和中年人的目光明顯是讓少年做決定,而少年如此無助的眼神看著中年漢子,難道中年漢子才是真正做主的人,如果是這樣,這中年漢子實在太恐怖了。武力如此高強,智謀如此快速,懂得利用別人做掩護,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不對,這三人都很恐怖,也可能青年漢子才是隱藏在最後的那個人。無論如何,這三人如果不加入我西涼軍,必是我軍日後最大的敵人,趁此羽翼未封,定要絕此後患。
中年漢子豪爽的笑了笑,習慣性的摸了摸後腦,“我叫黃忠,是他二人的大哥,既然這樣,我們加入西涼軍,但有一個要求,加入徐榮將軍的麾下,隻要是徐將軍的部下,哪怕是小兵我們也願意!”
董卓聽完哈哈笑著看向周慎,“時間不早了,打擾周將軍休息了,徐將軍,帶著你的兵,我們走。”
董卓狂笑著帶頭走出了中軍帳,李儒則搖了搖頭的跟在了董卓的後麵。徐榮則示意黃忠等人先走,自己走在了最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