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礪煉
11
經過一天的顛簸,晚上八點多,我又回到了北京,來到了冷冷清清的工地。
現在,已經是臘月二十了,工人們都已回家,工地上隻有我和河南的老孫。老孫其實不老,不到四十歲,為人老實厚道,我進屋時,他正穿著大衣,瑟縮在工棚的角落裏聽收音機。
見我進來,他站起身,熱情地說:“吃飯了嗎?今兒真冷,快到這邊烤烤。”說著,站起來,指了指地上的電暖氣。接著,又拿過電爐,想給我煮方便麵。
“不用了,一會兒我自己來。”我說著,解開行李,拿出了從家裏帶的薯幹瓜子等。
以往,工友們都在,人多熱鬧,也不太覺得天冷難耐,現在,空曠的工地上隻有一排簡陋的工棚和工棚正對的一座巍峨聳立的黑魆魆的大樓。夜裏,北京的氣溫零下近二十度,工棚裏四麵透風,手腳凍得生疼,為了取暖,老林給了一台電暖氣,可還覺得難以忍受。
為了安全,老林特意從他的一位老鄉那裏弄來了一條大狼狗,剛來時,老孫和我見到它時都有些不寒而栗,它冷冷的目光對我們充滿著戒備和敵意。幾次喂食之後,它的目光便充滿了柔和和寬容,見到我們走近便歡快地搖尾致意,發出嗚嗚的輕輕叫聲。我給它起了名字,叫“阿猛”。
每天不用幹活,隻是晚上巡邏一下,有了充分的時間,可以安心地看點書了,這是我最感欣慰的。第二天一早,我就來到朝陽區的一個新華書店裏買了幾本書——《唐詩宋詞元曲精選三百首》《史記》《巴黎聖母院》等,看著那些包裝精美,琳琅滿目的圖書,真是眼饞的不得了,可一看價錢,又隻好放下。原來想買一套唐詩、宋詞鑒賞辭典,可一看價錢,一百多元,隻得作罷,最後精選了以上幾本,興高采烈地回到工地。
翻開散發著淡淡墨香的書頁,我被深深地陶醉了。初中時對語文就特別偏愛,從老師那裏看到一本課外書就愛不釋手,可由於學習緊張,老師又不允許看,隻得望之興歎。現在,能有半個多月的時間專心讀書,又有這幾本如此美妙的書籍,實在難得。
每天的飯都很簡單,無論早晚,都是小米粥、掛麵條、和饅頭。粥用我從家裏帶來的小米熬,掛麵是我們從市場批發的,饅頭也在市場買了一大袋。做飯容易,用電爐子一會兒就好。
每天吃完飯,我就拿出書來,如饑似渴地讀起來,《史記》裏的《五帝本紀》《秦始皇本紀》《屈原列傳》等讓我激動異常,從曆史語文老師那裏聽到的片言隻語在這裏都是那樣全麵完整,活靈活現;《唐詩宋詞元曲精選》中那一首首精美的詩詞更是膾炙人口,令人蕩氣回腸。
在那一個個寒氣逼人的日子,我迷醉於那些神奇的文字為我營造的神奇世界裏,古代帝王的美德和超俗,遠古俠客的熱血和柔腸,文人墨客的神采和飄逸,忠臣義士的忠肝和義膽......使我忘記了自己的困窘和卑微,忘記了自己身處的簡陋和寒磣......
冥冥中,那位偉大的老人站在我的麵前,向我微微頷首,接著便侃侃而談: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