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裝窮?(1 / 2)

此言一出,一邊正在撰寫聖旨草稿的黃錦眉頭都跳了兩下。專斷之權除了邊疆那地方,內陸哪裏有專斷之權?沿河專斷之權?豈非意味著沿河黃河,一切與治河有關的事情高拱都可以專斷?

高拱卻不管那些,直言道:“陛下,治河並非隻是治河,也需要治沿河之人,治河在國之大計,若是被宵小之輩影響,誰也擔當不起?”

這句話說到嘉靖心坎裏去了,他知道他手底下有的是那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要不然他何必修仙,就是為了長生以後可以和那些人盡情的玩耍,雖然他不上朝,但是錦衣衛還有東廠卻讓他的觸角無處不在。治河牽涉到的事情太多,自然就與許多人利益緊密相關。到時候明著的反對,暗中使絆子,麻煩多了去了。

隻是要不要給高拱這麼大的權力?嘉靖帝多少有些顧慮。祖宗傳下來的異論相攪早已經印在了他的骨子裏。(異論相攪:其意圖在於使士大夫之間產生不同的政見,從而互相製約,強化君權。)

對於皇上的顧慮,高拱自然明白,當即道:“陛下可派禦史或者內臣隨臣一道前往監察,不過……他們隻負責觀察記錄臣的作為,直接奏報陛下,由陛下做主,治河之事不方便他們指手畫腳。”雖然高拱不喜歡太監之類的人參與到自己的計劃中,可是這種大計劃若是要皇上對你的行動一無所知,那他就不是那個剛登基就和大臣鬥的不亦樂乎的嘉靖了。

“好,那朕就準了,可賜你禦劍一把,便宜行事!”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還能怎麼樣?猶猶豫豫什麼事情能做好?有時候,冒點險也是可以的。付出不是很大,但是事情成功,對大明江山的好處不言而喻。

“肅卿啊,黃河就交到你手上了,責任重大,還望你盡心盡力!”嘉靖對於黃河一事期望甚高。

“臣一定盡心竭力!”治國齊家平天下,這是每個儒家子弟的希望。隻不過有的人站在權利的巔峰忘了曾經的夢想,有的人畏首畏尾,結果一事無成。我高拱要做就做複興社稷的中興之臣,我高拱要永載史冊!

此去治理黃河,有了這個“尚方寶劍”,便可橫行河南河北,可以和任何人一較高下,想想都快意無限。最重要是手中的權力,一下子從一個國子監的祭酒,瞬間在大明朝舉足輕重,非同小可。

隨後,嘉靖派出了一位新任的禦史,弘治年間有名的治水大臣劉大夏的孫子劉楚揚,據說治水也有兩手,嘉靖帝派出他也是真心的要治理好黃河,另外一同被派出的還有禦馬監太監。幸好此人的名聲不錯,才沒引起朝廷的官員們的反彈。

事已至此,算是定下來了,朝廷的聖旨已經下來,嚴閣老的私人書信也到了某些人的手裏。治河之事大於天,朝廷各部門都不敢懈怠,自然是全力配合。三司撥款,工部修造,甚至兵部都要調兵幫忙,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這是搞啥子名堂?丐幫大會?還沒有到開封的時候,劉堅老遠就看見穿著三品大紅色官服的老頭領著一幫子大小官吏早早地就迎候在開封的城外三裏左右的地方了,這倒也沒啥稀奇的,迎候欽差原本就該如此,高拱也的確有聖旨在身,更可怕的是那把可以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誰敢惹他不快,問題是這群官吏上至三品的布政使身穿下至那些巡河之流的小官兒個個麵染風塵,一身官服皺巴巴地不說,還搞上不少大大小小的補丁,簡直不用化妝就能演乞丐了。

開封是大城,這河工、漕運上的大小官員哪個不是手長得很,個個富得流油,怎麼這會兒全成了乞丐,莫非今兒個流行乞兒裝?這麼整還不得把朝廷的體麵都給丟盡了,這些人究竟在玩啥子把戲?劉堅滿心眼裏疑惑,但是還是沉默的跟在高拱的身後。

照老例宣讀完聖旨,高拱跟那些員寒暄了起來:“諸位大人為國操勞,辛苦、辛苦了,本官深表佩服啊,哈哈哈……”

“應該的,應該的,欽差一路遠來,下官等有失遠迎,還望恕罪。”王尚絅王布政使忙站了出來,這裏就他的官職最高,當然是他來回話。

高拱笑了笑沒吭氣,其實是氣得不知道怎麼說了,隻好僵著一張臉,王尚絅堆著笑臉道:“欽差任國子監祭酒,為大明培育無數英才,我大明有高侍郎這等賢才實乃朝廷之福、百姓之幸也……,此次帶來的國子監諸位賢才,定能將開封的千年何患給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