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稻作發展看農民的經濟意識變遷——以廣西武鳴縣陸斡鎮二塘村八隊為例(10)(1 / 3)

第二,科技因素。前麵說過,傳統的稻作技術以傳統經驗為特征,但解放以來,由國家組織研究,推動發展,大量的科學技術應用到水稻種植上。在良種、農藥、化肥、種植技術上,科技促使作物產量得以增長,農民勞動強度大大降低。農業科學技術給農民帶來了切實的利益。在農民的意識中,農業科技是極受歡迎的,不少農民在自己的生產中帶有或多或少的科技意識。在問卷調查中,對多選題“你認為如何提高農作物產量”這一問題,80%的人選擇了使用新技術,選擇了使用良種和合理栽培的人分別達到45%,選擇精心管理的人為40%,還有15%的人選擇加大肥料投入。有50%的人表示經常主動采用新的種植技術。有80%的人認為本地的農業科技宣傳較少、很不夠,還有20%的人認為本地的農業科技宣傳還可以。在集體化的30年中,借助行政力量在農民中推廣了大量現代農業新技術。現在,由於技術本身的作用,它已經成為農民主動的需要。80%的人認為農業科技宣傳太少,這足以說明農民對農業科技的渴望。

農業科技給農民帶來產量的增加和勞動的節約,農業科技意識還使農民的生產更為理性。如二塘村八隊的群眾就認為,他們的辣椒種得好,是因為他們的土地最適合種辣椒,相對而言,鄰近的屯的土地就不那麼適合種辣椒。另外,與二塘村鄰近的那羊村種植的稻米質量很好,縣裏在該村發展優質稻種植。二塘村的人同樣知道,這是因為那羊村的土質最適合種水稻。由於懂得一些農業科技,農民知道應該根據作物要求安排種植品種,也懂得輪作。如有的農民表示,種辣椒要用排水和灌溉條件好的田,同一塊田不能連續種3年,否則就收成不好。由於科技與“理性”總是聯係在一起,所以科技對農民的生產理性具有正麵影響。

第三,自然環境的因素。自然環境包括生產的自然條件和村落所處的地理位置、交通狀況等。自然條件對生產形成製約,從而影響到人的經濟意識。二塘村八隊的自然生產條件:水、土、地勢都比較好,所以村民能通過種植達到溫飽,以至可慢慢積累一些資金用於追求現代生活的消費。相對而言,武鳴縣的玉泉鄉,由於屬石山區,缺水缺土地,農民難以通過在家種植過上幸福生活,因而外出打工的人非常之多。對比而言,村落自然生態環境好的地方,農民的鄉土意識就重一些,環境惡劣的,鄉土意識就淡,出外闖蕩的經濟意識要強一些。這裏麵也體現著農民的理性思考:在外進行經濟活動,總是會碰到許多問題,如果在家幹活與在外謀生所得相差不多,不如在家;如果在家幹活的經濟效益太低,在外謀生盡管困難,但比在家所得收益要多,還是選擇在外。二塘村八隊一位外出謀生時間較長的村民認為,馬山縣和靖西縣的人在外麵謀生的多,他們比較厲害,二塘村八隊在外謀生的人不如他們。因為馬山和靖西的自然條件差,在外即使困難也比在家好,而二塘村自然生產條件好,在家生活也不錯了,在外要麵臨許多問題,所以外出謀生的人較少。

第四,市場的力量,如果說政府力量是影響農民經濟意識的政治力量,那麼市場力量就是影響農民經濟意識的經濟力量。農民對政治力量隻能持被動接受的態度,對經濟力量,則是選擇性的應對,對市場的反應,才能體現農民經濟活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農作物的商品化,就是農民自覺選擇為市場而生產的結果,其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水稻種植品種的選擇受到了市場的影響,辣椒的種植,更體現出農民的市場觀。水稻由於隻在本村賣給收購點,所以必須要種收購點喜歡收的品種。而辣椒的出售,則是農民想辦法直接運到武鳴縣城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出售,運到批發市場以後,就隻能想辦法和收購商達成交易,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農民的市場意識越來越強。他們懂得了市場對辣椒外觀的偏好,在他們每一次一包一包裝辣椒時,會非常講究地分成(好、中、差)幾種,裝袋時將最好的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從這些行為看來,賣辣椒的農民有著精明的經商意識。這種意識恰恰是他們在市場活動中形成的。農民對自己的完全市場化作物,也具有市場風險意識,害怕種多了賣不出去。

農產品市場價格的波動,市場總體供需關係的變化,這些信息是農民難以預計難以掌握的,從而也就無法正確作出反應。2003年稻穀價格的變化,就是農民始料不及的,收購點喜歡收哪一種稻穀,也是經常有變的。農民無法事先得知信息,生產隻有按老辦法,采取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

第五,傳統的力量。傳統文化是人們在千百年的生活中所形成和傳承的,它包含物質的和精神兩個方麵。物質上的有村落、土地、水稻,精神上就是農民的普遍觀念、風俗習慣、禮儀等方麵的東西。傳統文化對農民的影響是最深遠的。農民經濟意識的變遷,從內因上說,就是傳統文化變化而引發的。傳統上,農民是自給自足的小生產者,這決定了其生產目的是追求實現農作物的使用價值。在這一目標下,對生產並不進行認真細致的成本——收益核算,尤其是對勞動力的投入,很少算在成本之內。農民的行為還普遍具有互惠傳統,在一些事情上互相幫助,這種幫助往往是無償和自願的,在提供這類幫助時,提供人並不考慮經濟上的回報,也較少考慮提供幫助的成本。如村民現在砍甘蔗時總是需要一二十人一起同時工作,每一戶都需要請人幫工。一般被請的人,盡管自己家的農活也很忙,但很少以這一理由來拒絕幫工。如果來請的人是本族近親,更是不可能拒絕,沒有特殊原因,一定要去幫忙。如果有人建好新房,一些近親在次年春節時要送粽子給這戶人。現在的解釋說,這是因為建房花費大,建新房後沒有米了,所以親戚要送一些米,以示幫助。這種解釋說明,給建房戶送粽子的風俗其實是一種傳統互助行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