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後,張凱拿著申請書來到趙鵬飛麵前,“你的申請書,上麵批下來了,(歎了口氣)但是隻同意部分研究所用的資金,剩下的隻能你自己想辦法了。”
“謝謝”(歎了口氣)
“你也別太泄氣,上麵已經放寬許多,一些以前沒有完成的研究現在終於可以完成。”
“我們在想想其他辦法,對付大型蟲族,機甲在戰場上的表現還不確定比軌道炮好,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個機甲研究終歸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你說的對,可能是我太一意孤行了。”
張凱眼睛轉了轉
“有了,你想機甲不行,那外骨骼可以,我們縮小機甲的體型,對外就說是外骨骼裝甲。”
“那不就是外骨骼嗎”
“誰說機甲必須體型大才叫機甲?這個機甲小一點,難道沒有問題嗎?為什麼一味的去追尋所謂的體型?終歸在於實用而且機甲體型太大,一些蟲族洞穴也進不去啊,而且很不靈活。”(張凱試著說服趙鵬飛)
“那,就照著你說的這樣幹了”
“你啊你,就是太死板了”
過了幾天,研究會的撥款批了下來。
“小趙,上麵的撥款已經批下來了。”
“辛苦你了,跑這一趟”
“不辛苦,你做的事情也是我想做的” 張凱臉上滿是興奮。
有了資金,項目迅速開展起來。張凱和趙鵬飛召集了最頂尖的技術人員,日夜攻關。經過數月努力,一年之後第一台小型機甲 - 或者按對外宣稱的外骨骼裝甲 - 誕生了。
測試當天,眾人既緊張又期待。穿上機甲的士兵進入模擬蟲族巢穴的場地。隻見機甲行動敏捷,各種武器係統操作流暢,力量增幅效果顯著。它輕鬆穿梭於狹小空間,麵對模擬蟲族攻擊應對自如。
消息很快傳開,軍方高層親自前來視察。看到機甲的實戰能力遠超預期,當即決定加大投資,並將其投入到真實戰場試驗。
在首次實戰中,小型機甲部隊潛入蟲族老巢。它們悄無聲息地發動攻擊,蟲族措手不及。這場戰鬥取得巨大勝利,從此這種新型機甲成為對抗蟲族的主力裝備,而張凱和趙鵬飛也成了拯救人類的英雄。
然而,隨著小型機甲在戰場上頻繁使用,蟲族也逐漸適應了這種新威脅。它們進化出一種特殊的專業,可以腐蝕機甲關節處,限製機甲的行動。一時間,機甲戰士們傷亡慘重。還有尾刺,更鋒利的前肢,都對前線部隊造成嚴重傷亡。
張凱和趙鵬飛心急如焚,他們再次閉關研究。經過一番探索,發現可以給機甲加裝高頻震動裝置,以此震落粘液。他們還研發出製造機甲的新型材料。同時,他們還升級了機甲的能源係統,使其續航能力大幅提升。
改進後的機甲重新投入戰場,再次扭轉戰局。但這次勝利並沒有讓兩人放鬆警惕。他們深知蟲族的進化能力極強,於是建立起專門的研究小組,時刻監測蟲族的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機甲性能。
多年以後,人類依靠不斷進化的機甲,成功將蟲族趕回它們的老家。地球迎來和平時代,人們在廢墟上重建家園,而張凱和趙鵬飛的名字永遠被銘記在人類的光輝史冊之中。
不過這都是多年以後才會發生的事,現在他們二人正為機甲的研發而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