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是沒有陽光的,有的隻是一年到頭吹不完的陰風。相較於地上的風,即便是那淩冬裏的刺骨寒風,都不及陰風來的厲害。
如果把地上的寒風比喻成刀,那麼地下的陰風便是那死神手裏的鐮刀,任你道行深厚,手段通天,也抵擋不住削魂之痛。
然地下陰風並非一般厲害,也有強弱之分。在遠離酆都城的地方,有一處鮮有鬼跡的凶險之地——陰風澗。
顧名思義,陰風澗是陰風生滅之地,那裏的陰風最為厲害,尋常之輩若是誤入此地,必定挫骨揚灰頃刻灰飛煙滅。縱使道行通天之人,也視此地為禁忌之地,輕易不願涉足。
按照一般邏輯講,陰風澗是塊大凶之地,似石飛軒這等手段拙劣之流本不應出現在此地,可他偏偏就在這個不對的時間裏來了……
“按天鬼秘錄上說,陰風是集天地戾氣所生,在陰風最強的地方修習天鬼秘錄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正自己了無牽掛,姑且就堵上小命在這個地方試上一試又有何妨,大不了死二次。”一念至此,石飛軒不再猶豫,大步朝陰風澗走去,已然動了不成功便成仁的莫大決心。
初始時,他僅在陰風澗的邊緣地帶修習天鬼秘錄,到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又往裏挪了百丈,之後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朝陰風澗的風眼處靠近一些。
正所謂: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十年光陰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就在石飛軒的潛修中轉眼即過。這一天,已蒞臨風眼處的石飛軒一如既往的拿出了那九口三寸大小的天鬼雕像,將之一一擺在目光可及之處後就勢席地而坐。
就當他準備精修天鬼秘錄的時候,心頭沒來由的萌生了出關的念頭,此念一起便再也無法做到心若止水了。但凡他運轉玄功繼續往下修煉,體內真氣便會暴走流竄,像一匹脫韁野馬般讓人無法駕馭。心有不甘的又一連試了數次,其結果可想而知,最後一次的強行修習更是險些讓他吃了大虧,百般無奈之下,這才罷了休。
“或許是到了該出去走走的時候了……”石飛軒是個豁達的人,輕易不鑽牛角尖。因此,在清楚的知道繼續呆在這裏修煉也不會有所寸進之後,他便簡單的收拾了一下,爾後果斷的邁出步子朝陰風澗外闊步而去。
在他走出不足百丈遠的時候,其背後風眼上方浮現出了一隻大如磨盤的黑色巨眼,那黑色巨眼出現後僅是盯著他的背影看了一會便又悄無聲息的隱去了形跡。
這個時候,前行的石飛軒突然止住腳步,一臉驚疑之色的回頭張望著什麼,他見後方並無異常,便暗笑自己神經過敏,當下不再遲疑的扭身踱步而去。
“十年磨一劍,
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
誰有不平事?”
唐代?賈島的這首《劍客》將此時石飛軒的心聲詮釋的淋漓盡致。
邁出陰風澗的那一刻,石飛軒背對著陰風怒號的陰風澗大笑了三聲。他一笑上天造化弄人,二笑自己福緣不薄,三笑腳下大道通天,從此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