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這次是大開眼界,老祖宗對冷兵器的運用真是做到了極致。
“趙卿家這樣的長槍一人一天可造幾支?”孫永隨手拿起手邊的一杆單鉤槍問道。
“回稟陛下,這種單鉤槍工匠一天可造五十餘杆。”趙助真趕緊回答孫永的話。
“這些是造壞的嗎?”孫永走到一堆斷槍麵前問道。
“是。”趙助真一臉苦笑又無奈的回答,似是心中還有些話不敢說。
“但說無妨。”孫永看出趙助真的無奈。
“回稟陛下,臣才調任到這兵器司,都是臣之無能,這長槍還算是好的,工序簡單,但這破損還是高達五成。臣有心改弊革新,可這破損還是降不下來。工匠們不用心,硬逼他們也是無濟於事。還請陛下責罰。”趙助真也是因為得罪了六賊別架空權力弄到兵器司這種地方,下麵的官員們又不是他的人,有心也無力改變什麼。
“哦,是這麼個情況。朕倒是有一法子,不知行不行得通?“孫永稍頓一下繼續往下說“朕觀這工匠做工看似用力,其實不然,這也就是朕在這,還是這幅無精打采的樣子,不難想象平時是付什麼樣子。我們何不采用獎罰製度以促進工匠們的幹勁。定下一套標準,幹得好的,能準時完成目標,超額完成者,都給予適當的獎勵,或者有能力者提拔上來,委以官職。對那些偷懶散漫者,完不成既定目標者給予扣除一部分酬勞。同時還要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對這些兵器的質量進行驗收。同樣這些監督者也要設立獎罰。對那些不認真驗收者,瀆職者必須給予嚴懲,對認真行事的,也要給予獎勵。這樣下來,朕相信會比現在的情況好很多。具體的就有趙卿家合同其他人一起辦理,朕隻是有這麼個想法,真正要行使起來,還需你用心去做。”孫永參照後世工廠的做法,提出了這樣的想法。曆史知識淺薄的他還不知道,現在的死對頭金國已經在這麼做了。
“陛下這真是好法子,臣怎麼就沒想到呢。”聽完孫永的話,趙助真眼前一亮,覺得這主意還真是不錯。
“還有一點,這工序也需要變動一下,造槍頭的造槍頭,造槍杆的造槍杆,不要都混在一起弄。這樣可以大大增加每天的效率,質量也能得到保障。”孫永又想起流水線這個事,也一並說出。
“皇上聖明!”趙助真讓孫永弄的這腦子一愣一愣的,短短的時間就把積存已久的弊病解決了,自己在這兵器司待了這麼長時間,想盡各種法子都沒能做好。
“以後有事情你直接奏之於朕便可。”孫永看出這趙助真是個可用之人,有意拉攏到自己手下,就給了他有事直接麵奏的權力,這也可以讓趙助真拋開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兵器司的建設中來。
孫永此次來兵器司不是報著遊玩的心思前來,心中更是有自己的盤算。孫永此番前來,更是為了見識一下當今的火藥威力,以及熱兵器發展到了一個怎樣的地步。他心中明白,熱兵器才是戰場上的大殺器,如果能大力發展熱兵器的應用,將為未來的戰爭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陛下,前麵是箭弩院。”走過一道道走廊,孫永一行人來到箭弩院的門前,趙助真搶先告訴孫永。
“走,去看看。”對宋朝的神臂弓孫永可是仰慕已久。終於有機會見到這威震戰場的神兵利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