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變強的契機(1 / 2)

十方本身就已經非凡身,他乃是神通所造,自然也會因神通而產生共鳴,可惜先天不全,不能再往高深處修煉。

而穀法禪師的心武觀想經本來就已經紮根於他的腦海當中,卻因為十方一靈不昧就這樣隱藏住了,今天突然因為神足通的神通引動了十方自身的香火法力,這才引得《心武觀想經》重見天日。

白雲和尚一聽,“心武觀想經?你說什麼呢,快起來看看讓為師知道你有沒有事!”

然後從布袋裏麵拿出那個小鼎,打開蓋來,“快,快吸一口,吸完了你就舒服了。”

十方接過小鼎深深地吸了一口裏麵的香氣,這才緩過神來,“師傅啊,我們發了,我們發了!”

白雲和尚問道:“什麼意思?出家人,不許說發!這樣很沒有深度,話說回來你這是怎麼了?”

十方自然是不敢隱瞞,“師傅,我剛才不是昏過去了嗎,我剛剛在我的識海裏麵看見了一篇修煉功法,就是您說的那個什麼穀法禪師留下來的。”

白雲和尚一愣,用古怪的眼神看著十方,“你有識海?你怎麼可能有識海?”

十方也愣了一下,對呀,我應該是沒有識海才對啊,難道我真的是命不該絕,還是應該修煉的!

“師傅,你就不要在意這些了,我腦中的功法如果是真的,那我們就發了。”

於是十方將他在腦中看見的功法細細的給白雲和尚從頭到尾的背誦一遍,而且白雲和尚越聽越驚訝,到最後都開始拿著筆和紙開始記錄十方說的功法了。

佛門的修煉方法大多是修來世不修今生,今生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為了來生積福,所以有很多的佛門先賢本來昨天還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人,晚上因為機緣巧合一頓悟,馬上就滿級了。從此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去享西方極樂世界了。

而且有很多的例子可以參考,濟公最開始是一個王朝的大將軍,轉世成為一個沙門小和尚,從此與佛結下不解之緣。後來就是不斷地輪回,一共經曆了十世的比丘僧功德圓滿成為佛祖座下的降龍羅漢,在因緣轉世才成的濟公。

穀法禪師也知道這其中的佛門典故,而且對於周圍的事情也深有體會。可是如果說老是勤修來生,不論多少的功德都要在來生來報。

他就陷入一個魔障之中,如果我到了來世,在覺醒了今世的智慧,那我還是我嗎,我的新人格會接受我嗎?

雖說天理輪回報應不爽,可是這一報還一報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就不可以今世就成為一個法力高強的得道高僧,受人敬仰嗎?

於是穀法禪師日夜思考如何才可以常留自身,就這樣創出了心武觀想經。

所謂的心武觀想經,是根據菩薩還有羅漢的法相,退而求其次創造的。漫天諸佛何止法相千萬,這都是他們一世又一世經曆種種災劫才得到的佛門果位,而伴聚他們周身的法器佛寶也都是由他們的心念幻化而出的實體。

所以能不能先不修法身,先修法器,將法器觀想而出賦予它們特定的意義,再借由法器的屬性慢慢的補全自身,得證佛門果位,豈不是一勞永逸。

可惜的是穀法禪師從想到這種功法的概念,再到付諸實施,再到完善的時候,不止大限將至還因為走近路卻更是遠離了佛門果位,連自己也重投輪回洗去了一身的修為,洗去了一生的記憶,洗去了一身的功德,從頭做起。

但是這篇《心武觀想經》就留在了這個燈罩裏麵,被十方發現,並且得以繼承。

“師傅,你說我們是不是發了?”十方興奮的問白雲和尚,希望可以從師傅這裏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白雲和尚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將這篇功法通篇看完以後,雙手合十高宣佛號,“阿彌陀佛,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禪師天縱英才,本應是我佛門的大德高賢,卻因為一時魔怔走了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