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爸,媽,我和榮子去街道開會了,你們有出門的話,記得帶上手機啊,別走丟了。”趙惠蘭一邊穿外套,一邊跟在大堂吃飯的趙大爺和翁梅英說話。
走到門口了,還不忘叮囑幾句,翁梅英揮揮手,讓她快點走。
剛走到巷子裏,三嫂就從後頭迎了上來,“欸,三嫂,你也是去街道開會?”趙惠蘭問道。
“是啊,通知了一戶去一到兩個代表,我尋思著,我還是得去聽一聽,不然心裏總沒底。”三嫂熱心腸,這段時間以來,一直為改造的事奔跑,這打聽那打聽,街道的工作人員基本都認識她了。
“三嫂,這會,是說建遊樂場的事嗎?”趙惠蘭湊近問道。
“可不是嘛,”三嫂說,“聽說,聯名信街道那邊都看了,覺得信裏說的很在理,這又遇上遊樂場的事,剛好湊一起說了,所以才通知每一戶派代表去街道開會。”
趙惠蘭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陳榮順在一旁,心裏的一顆石頭也落下了,看來,聯名信還是有用的。
南後街上,各個坊巷裏陸續有街坊走出來,大家彼此點頭打招呼,三五成群地往南後街街尾的街道辦事處走去。
吳新葉和薛從麟站在店門口,看得饒有興致:“你瞧瞧你瞧瞧,還有說有笑的,南後街都要沒了,還笑得出來。”吳新葉嘴損的,連薛從麟都不禁皺起了眉頭。
“我說,吳老弟,你這心態可不成,你住三坊七巷,店開在南後街,南後街要是沒了,你也撈不著好處。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話可別那麼說。”薛從麟難得說幾回正經話,吳新葉訕訕回到店裏,不再吱聲。
林山和林恩馨也將店關了,掛上“臨時有事”的牌子,就往街道趕,等他們到時,街坊們已經差不多到齊了。第一次正兒八經地來到街道辦事處開會,大家都有點拘謹,又因為是商討大事,所有人的臉色都莫名凝重起來,會議室顯得氣氛緊張。
“來了來了,別說話了。”有人聽見會議室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潘國明率先走進會議室,身後跟著的是.....潘玫?還有陳雨帆...?
趙惠蘭愣住了,陳雨帆怎麼也來了?她偷偷瞄了一眼陳榮順,後者隻是微微眯起眼睛。
林山看到潘玫,則輕輕挪開視線,卻發現身旁的林恩馨一臉欣喜,望向潘玫身旁的陳雨帆。林山輕咳一聲,聽到林恩馨耳朵裏,她這才收斂起神情。
“好的,大家都到齊了。”潘國明看了一圈眾人,笑了笑,“我身邊的兩位,應該不用介紹了吧,大家都認識,今天呢,潘總和雨帆是代表三坊七巷的承建方,來參加這個會議的。我們歡迎兩位。”
等現場安靜下來,潘國明才表明召集大家開會的目的,“是要向落實幾件事。”
第一件事,關於建設大型遊樂場,大家的態度是讚同還是反對?
為了提高效率,全體人員通過舉手的方式,表明態度。對於第一件事,全場一致表示反對。
第二件事,關於三坊七巷的改造,大家的態度是讚同還是反對?這一回,有人反對,也有人讚同,比例相差無幾。
“看來,在三坊七巷改造這件事上,大家還是有所顧慮。”潘國明從文件夾裏拿出聯名信,對眾人說,“大家的聯名信街道早就收到了,我們針對信裏提到幾個問題,專門開會研究過,今天借著這個機會,我向大家做個簡單說明。”
“三坊七巷改造的方案是怎樣的?三坊七巷的改造方案一直在不斷完善當中,但不變的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要完整保留住三坊七巷原有的建築格局,改造的目的是重現明清、民國時期三坊七巷的建築風貌,讓人們走進三坊七巷便仿佛置身在民國時期的江南雨巷。”
“三坊七巷改造後,老居民何去何從?我知道,大家都擔心自己家的房子被征遷,拆除。對於這一點,我從改造委員會那邊了解的信息是,要保留所有三坊七巷的老宅子,對於那些後期建設的樓,不匹配三坊七巷原有風貌的,要進行拆除,破壞太嚴重,無法修複的,會進行重建,還有很多細則,我這裏不具體展開,大家可以對照一下自己家的房子,心裏就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