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盡人事聽人心順人意(1 / 3)

何霞伸長脖子看向第一排的嘉賓區,她對王文風說,“文風,聽說想建設大型遊樂場的那個財團老板也被邀請來了,是哪個啊?”

王文風抬頭看了看,仔細回憶電視裏看到的麵孔,“好像是.....左邊第三個,那個瘦瘦帶眼鏡那個。”

“哦看到了,看到了。”何霞點點頭,看到財團老板也看得津津有味。

所有南後街的百年手工藝傳人紛紛上台展示自己的曆史文化,百年瑰寶,光芒四射,令人目不暇接。盡管展演大會還有一些賽則設置,但上台展演的老手藝人們早已不再關注名次和名利,他們的心中有的隻是對三坊七巷的深情眷戀,對傳承了幾十年手藝的珍惜和不舍,沒有這一片土地,再古老、神奇的手藝都將失去立足之地,為了留住這片故土,所有人傾盡所能,這一場展演大會,外人看到的是熱鬧、喜慶,三坊七巷的居民們看到的是蕩氣回腸。

一個90多歲高齡的老手藝人,在孫子的攙扶下,上台展示剪紙技藝。耄耋老人在專門為她點亮的聚光燈下,專心致誌地做剪紙,剪刀在紅紙上如神龍遊走,皺如樹皮的雙手靈巧利落,所有人都震驚了,眾人寂然,生怕一個聲響驚擾了老人的創作。

“哎呀,我這,怎麼看的有點想哭呢?”何霞不好意思地低頭呢喃。王文風知道何霞的感受,輕輕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隨後開始的是傳統小吃的展演。這一次,楊思思沒法上台展示了福州魚丸的製作了,街道請來頗有名氣的魚丸老手藝人上台展示。老手藝人在魚丸製作好之後,大手一揮將魚丸拋向空中落下,又在案板上彈起,足見彈力十足,現場響起一陣驚呼。

陳榮順和林山兩家聯手展演肉燕和元宵技法,他們壓軸上場。

兩人穿著一黑一白的廚師服,一前一後上場,先向全場觀眾鞠躬示意,隨後各自站到屬於自己的舞台前,開始分別製作肉燕和元宵。

製作肉燕和元宵,對麵皮的要求不盡相同,一個要求要薄如蟬翼,一個要求要勁道粘彈。

肉燕技法和元宵技法,就像是兩派風格迥異的武功,在這次展演上,觀眾可以直觀地看到兩種技法的迥異和切磋,儼然一場高手過招,與無形之中見鋒芒。

打製肉坯,再加木薯粉糅合,一邊揉一邊用木錘敲打,翻拍,木錘在陳榮順的手中仿佛幻化成江湖劍客手中的利劍,習習生風,穩健瀟灑。

林山則像金庸小說中的掃地僧,一心埋頭眼前的麵團。糯米一揉一翻,麵團任意揉捏成形,信手拈來,舉重若輕,煥然天成。

兩個人並排站在舞台上,一個剛勁有力,動作動作疾如流星,一個動作輕如飛騰,重如霹雷,行雲流水的配合,剛柔相濟,仿佛一場絕世高手的比拚,兩人鬥的痛快淋漓,觀眾驚歎不已。

肉餡兒的製作頗為神秘,兩個人手速飛快地將醬醋鹽等調料放入肉餡中,隨後從各自的案桌底下,拿出一小瓷瓶裝的祖傳秘方,加緊肉餡裏,最後攪拌均勻,才製成獨有的肉燕餡和元宵餡。

等到薄如蟬翼鮮美的肉燕和回味無窮像藝術品的元宵,端到眾人麵前,所有人都遲遲緩不過神來,肉燕,香味濃鬱,透過薄薄的肉燕皮,粉紅色的肉餡隱約可見,一點點蔥花,一點點油光,引人口欲。元宵則看起來大又圓,白白的糯米團子包裹著厚實的肉餡,湯汁帶點白,清爽甘甜,是不同的風味。

在看過了製作過程的精妙絕技之後,眾人對肉燕和元宵的期待更是被推到了最高峰,有幸分到兩種小吃的觀眾,迫不及待地開吃,讚歎聲此起彼伏。

王文風看到第一排的嘉賓,每個人吃到肉燕和元宵後,都不住地點頭。最終,展演大會上,肉燕和元宵的聯合表演眾望所歸拔得頭籌,陳榮順和林山一起上台領走代表榮譽的證書和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