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圖畫,二老(1 / 1)

又一閃之後,眾人感覺到了從地麵上傳來的踏實感,便知已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此時言若天回首一望,眾弟子果然都是臉色蒼白,更有甚者都已是渾身顫抖不止,氣息紊亂

不禁一歎,果然是修為境界太低的緣故,不能壓製傳送一瞬間帶來的那種撕裂感。雖然各位前輩之前已經做了些準備,但是境界上的大差距還是讓大家吃盡了苦頭,言若天亦是難受的很,自嘲一笑,看來還是有很遠的路要走啊

“原來是夢丫頭來了”,一道和煦聲音傳入耳中,眾人循聲望去,但並未找到說話之人。但很快,大家便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隻見周邊樹木林立,青草環繞,生命氣息鬱鬱青青,濃厚無比,聞之頓時渾身蘇暢無比。百鳥嬉戲,盤旋飛舞,清脆的鳴叫,組合成了一曲天籟,讓人聽之如沐春風。不遠有一處小溪,溪中魚兒歡快遊馳,好似看見眾人無比歡愉,時不時的躍出水麵,再回水中,像是跟大家打招呼一般

順著小溪往上看,便可見旁邊不遠處有一石階,百台來高,石階盡頭有一亭子,看上去古樸無華,簡單質樸,絲毫不顯浮誇。順勢抬眼一望,便見上方立有一橫匾,寫著問心亭三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一氣嗬成,不加修飾,一眼看去,會使人有一種靈台清明,拋卻雜念之感,讓人浸身其中,久久回味

“據傳古時有一前輩,不知為何對修道一途突生疑惑,使之意誌沉淪,產生心魔,終日鬱鬱寡歡,不知道之為何。一日,那位前輩偶然之間來到此處,被此景色所吸引,大歎此哪人間之仙境,便在此處暫居,以此來放鬆心境。並在那上麵建一亭子,焚香古讀。終有一日,在彈琴靜心之時,突感靈台清明,全身似融入此景之中,感覺妙不可言。對心中之疑釋然,心魔漸消,同時對道之一途感悟更深。終在臨飛升之時寫下了問心亭三個字,為此命名,以為後人堅定之心。問心,問心,心若堅定,道何以愁”。沈夢看言若天看著這三個字,久久不語,便出言講解一番,此時言若天亦回過神來,聽了此番話後,對古時前輩亦是敬重不已

而往亭子裏看時,此時亭中正坐著著兩個人,看去似一老者和一中年,兩人分坐兩邊,各執一棋子,對著二人中間棋盤思索著,顯然二人在下著棋。落子時飄逸灑脫,毫不拖泥帶水,大家之風範盡顯無疑。談笑間給人一種和煦之感,讓人生出自然親近之心。二人仿佛融入這山水之中,讓人看去明明在那,卻又有一種飄忽不定之感。在配上這裏薄霧彌漫,讓言若天心裏不禁一讚,好一副人間仙境圖

這時接引小童已來至近前,帶領一行人往住處而去。而言若天則在沈夢的示意下與之一起往山上問心亭而去,二人緩步而上,一路之上景色盡覽好不愜意

“師傅棋藝高明,弟子自愧不如”。待到亭中,隻見兩人之間的棋局已經結束,中年男子正抱拳說著話。而老者一臉和煦,微笑不語

“夢兒見過玄老,張叔”,此時沈夢移步上前,俯身一禮,隨後給言若天介紹到:“這位玄老是浩一宗玄心老祖,與家父相交甚好。而張叔則是浩一宗現任宗主,名為張牧,也對夢兒極為照顧”。隨即又對兩人說道:“玄老,張叔,此人是無雙府南宮雲前輩的弟子,言若天。同時也是夢兒的未婚夫”。說道此處,沈夢難得的嬌羞了一下,惹得兩老嗤嗤稱奇

“言若天拜見兩位前輩”,此時言若天上前抱拳一禮,雖然麵前兩位老者都是自己現在需要仰望的存在,但並未因此表現的畏畏縮縮,而是大方上前,恭敬一禮。這種表現看在兩人眼裏,目中亦是露出一絲讚歎之色。兩人並未答話,而是在同時打量著言若天,而此時言若天亦在打量著眼前兩人

玄老一身藍衫,樸素簡單,雖然色澤上看上去,有些年頭了,顏色漸漸轉淺,但仍穿在身上,由此可見此老很是隨性,不拘小節。而麵容看上去有些蒼老,配合一頭白發,給人一種滄桑之感。而此老臉上總是掛著一和煦笑容,讓人不自覺的就心生親近之意,仿佛就是世俗中的一和藹老人。不過從此老者雙眼之中散發的銳利眼神就會提醒你此老並非表麵那麼平凡,而是強者的存在

而宗主張牧則是一身青衫,麵上看過去如四五十歲的中年,給人一種強悍精幹,正值當年的感覺。其也是繼承了師傅之風,看人之時總是麵帶微笑,霸氣內斂。但誰要是因此小看了此人,那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了。因為此人傳說出道之時,一人曾斬殺十餘名同階魔道弟子,雖然對方並不一定都是精英,但盛名之下無虛士。表麵的風輕雲淡並不能掩藏真實的殺伐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