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進步一點點(1 / 2)

40歲的你越來越“精明”了,你學會把複雜的工作推給新進的員工,自己隻做簡單順手的,這實在不是什麼好習慣,老話說的好啊: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40歲的人必須忠實地完成公司委托給自己的任務,切忌挑肥揀瘦。對很多人來說,有許多工作並不是自己喜歡的,也有很多工作並不適合自己的性格。

不過,這個時期與30歲所做的工作還是有所區別的。當你在30歲時,自己隻是公司中的一個最小的職員,所以做的事情也是零七八碎的,而到了40歲時,一般都會得到科長或主任之類的頭銜,那麼這時你就可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從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來觀察問題。

人在20歲時總有一段叛逆時期,但是到了40歲之後,自己的思想也逐漸趨於成熟,所以人在年輕時要充分地利用時間來發掘、培養自己的潛能,並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美國哲學家詹姆斯說:“你應該每一兩天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這是一個永恒不滅的真理,是人生進步的基礎和上進的階梯。

辯證法裏量變質變定律也講,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所以,不要奢望個人的進步能夠立竿見影,隻要每天進步一點點。讓自己進步的方法很多,“每天做點困難的事”,就是讓自己進步的辦法之一。如果你是一位營銷人員,但是當眾演講是你最發怵的事情,那就每天強迫自己對著鏡子練習講話;如果你是一位外事人員,但是你恰巧又是一個內向的人,那就每天強迫自己主動與主要的業務夥伴聯係,或是打電話,或是相約見麵;如果你從中學就討厭學外語,可是你要想獲得在職碩士學位,就不得不硬著頭皮,每天強迫自己練習聽力、複習語法,再一氣做完一套模擬試題……

任何人每天都有難題需要處理。那些最快樂、最成功的人,就是那些一遭遇困難就能迅速應付者。每天給自己出點兒難題,而且堅持不懈,你就會發現自己每天的一點點進步,最終讓自己有了長足的進步。

40歲的你應該牢牢記住這一點:即使你已是掌握一定權力的經理、主管,你也應該隻把自己當成一名普通員工,沒有挑肥揀瘦的餘地,隻有努力工作的份兒。做到了這一點,你才不會在不知不覺中退步。

定時為自己充電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一紙文憑的有效期是多久?當你必須向別人出示你塵封已久的證書時,是否會怯場,感到沒有底氣?為了讓自己不至於被時代的車輪碾碎,不斷充實自己,掌握新知識,淘汰舊知識就成了40歲的女人在職場裏的生存之道。

或許當你拿到金燦燦的學曆時,曾經還是可以傲視群雄的。可勞碌幾年後,猛抬頭,才發現知識和技能的發展日新月異,學曆飛速“貶值”,眼見著學弟學妹們揣著碩士、博士學曆,意氣風發地加入到自己的行列中,使自己在諸多方麵受到限製,如加薪、升職的機會等,不自覺地就會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是的,在如今藏龍臥虎、新人輩出的職場之中,如果你想單靠原有的一張文憑、一種技能在職場立足已幾乎不可能。你必須居安思危,不斷充電,學習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才能讓自己“不貶值”,才能讓自己在職場中時時擁有競爭力,永遠占據一席之地。

紙上得來終覺淺。任何事物的認識都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光從事物的表麵看不出事物的本質,要想認識事物必須有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同樣,在工作中,技能的積累和熟練程度是在不斷地摸索中逐漸完善的,若要想在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不斷地進行技能充電,這就要求一定的實踐過程。

(1)認識來自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兩句話闡述了一條質樸的真理:認識來自實踐;艱苦的有風險的實踐乃是錘煉意誌、增長才幹、堅定信念的大熔爐;檢驗對不對、懂不懂的惟一標準隻能是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