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給我們身體帶來的痛苦,遠遠要超出其它事情帶給我們的痛苦。健康的身體象征著自己有旺盛的生命活力,假如有了它,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經營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也有這個精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要說吃藥,真的不是件好事兒,中醫說的好,下醫才治療已病,上醫治的是未病。而我們又應該通過什麼方式來調理我們的身體呢?事實上在我們的身體內部就有一劑包治百病的良藥,隻要能夠靈活運用好它,就能得到相當好的效果,它就是我們生命中絕對不可缺少的生命交通樞紐,十二經絡。

人體與經絡之間的關係,那真的是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它們在體表左右對稱地分布在我們的頭麵、軀幹和四肢,縱貫於全身。六陰經分布於四肢內側和胸腹之間,而六陽經分布於自己的四肢外側,頭麵和軀幹。這十二條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律上是這樣的:三陰經上肢分別為手太陰肺經在前頭、手厥陰心包經在中間、手少陰心經在後麵;下肢分別為足太陰脾經在前麵、足厥陰肝經在中間、足少陰腎經在後麵,而其中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以下,此為厥陰在前、太陰為中、少陰為後,至內踝於8寸以上,太陰交則出於厥陰之前。三陽經上肢分別為手陽明大腸經於前、手少陽三焦經於中、手太陽小腸經為後,下肢分別為足陽明胃經於前、足少陽膽經為中、足太陽膀胱經則為後。它們在我們的體內與髒腑彼此相連,其中陰經為屬髒絡腑,陽經為屬腑絡髒,一髒配一腑,一陰配一陽,形成了髒腑陰陽表裏的屬絡關係。即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彼此相表裏,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彼此相表裏,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彼此相表裏,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彼此互為表裏,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彼此互為表裏,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彼此互相為表裏。互為表裏的經脈在生理上彼此互為關聯、聯係緊密,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因此,在臨床治療方麵也可以相互協調配合、妥善運用。

經絡是我們人體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健康寶藏,假如我們能夠很好的應用它,順應它的規律,在對其進行恰到好處的調整,無病一身輕並不是件多麼困難的事情。經絡是我們皮層與內裏的一條電話線,大家平時溝通,互通有無,彼此傳導,靠的就是這條電話線。有不協調的地方,不妨借用它的疏導好好協調一下,經絡真的是我們不得不去努力學習的一項養生功課。

翻開這本書,我們並不僅僅是要大家掌握幾種調理經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告訴大家,心與身之間的樞紐聯絡在於經絡,而我們心與身之間最富有健康妙法的力量是真正的彼此關愛、體諒和珍惜。當我們真正清澈明心的用心靈的愛,去感激自己的身體帶給我們當下所有的一切,並甘心情願為它稍稍放慢腳步,時不時的用各種方法去嗬護它的時候,它也一定會有感應,並在循序漸進中讓你體會到和解帶給自己的財富與快樂。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