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看懂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1 / 3)

1.資產負債表

該表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如1年)財務狀況的報表。資產負債表各項目按順序解釋如下:

(1)流動資產: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過1年的1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存貨、應收票據、應收賬款等。

(2)貨幣資金:反映企業各項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信用卡存款等)期末餘額的合計數。此公司某年12月31日的貨幣資金為70360386元(以下如無特指,時間均為某年12月31日)。

(3)短期投資:指各種能夠隨時變現並持有時間不準備超過1年(含1年)的投資,包括股票、債券、基金等有價證券。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持有的各種股票、債券、基金等短期投資的成本。此公司無短期投資。

(4)應收票據:指企業持有的尚未到期應收款,也未向銀行貼現的商業彙票,包括銀行承兌彙票和商業承兌彙票。即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商業彙票。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持有的商業彙票的票麵價值和應計利息。此公司應收票據為102393670元。

(5)應收股利:公司因股權投資而應收的現金股利和公司應收其他單位的利潤。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此公司無應收股利。

(6)應收利息:企業因債權投資而應收的利息。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債權投資利息。此公司無應收利息。

(7)應收賬款:指企業因銷售產品、商品、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表中此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期末尚未收回的款項;期末如為貸方餘額,反映企業預收的賬款。此公司應收賬款為16357605元。

(8)其他應收款:指企業除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包括不設“備用金”科目的公司撥出的備用金,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等。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此公司其他應收款為272430143元。

(9)預付賬款: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實際預付的款項;期末如為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補付的賬款。此公司預付賬款為1961801元。

(10)應收補貼款:指企業按國家規定給予的定額補貼而應收的補貼款。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到的補貼款。此上市公司無應收補貼款。

(11)存貨:指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以備出售,或者仍然處於生產過程,或者在生產或提供勞務過程中將耗用的材料、物料等。通俗理解就是企業在1年或1個經營周期內將出售或耗用而儲備的各種資產。例如:半成品、在產品、低值易耗品等。表中此科目反映企業上述各期末餘額的總計,此公司各期末餘額的總計為60182638元。

(12)待攤費用: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分攤期在1年以內(含1年)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預付保險費、固定資產修理費等。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各種已支出但尚未攤銷的費用。此公司待攤費用為7777239元。

(13)一年內到期長期債權投資:企業購入的在1年內到期可以變現或債券及其他債權投資。此公司無1年內到期長期債權投資。

(14)其他流動資產:不屬於以上2~13項的流動資產的其他流動資產。此公司尤其他流動資產。

(15)流動資產合計:以上2~14項的合計數。此公司流動資產合計為531463482元。

(16)長期投資:指企業短期投資以外的投資,包括持有時間準備超過1年(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不能變現或不準備隨時變現的債券、其他債權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

(17)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包含購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權投資。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此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為60688576元。

(18)長期債權投資:企業購入的在1年內(不含1年)不能變現或不準備隨時變現的債券和其他債權投資。債權投資主要為獲取債權和利息。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持有的長期債權投資的本息和未攤銷的溢折價金額。此公司無長期債權投資。

(19)長期投資合計:以上17~18項的合計數。此公司長期投資合計為60688576元。

(20)固定資產:指企業使用期限超過1年的房屋、建築物、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不屬於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並且使用期限超過2年的,也應作為固定資產。

(21)固定資產原價:指企業以投資建造、購置或其他方式取得某項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期末固定資產的賬麵原價。此公司固定資產原價為1,759,842,197元。

(22)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折舊指固定資產由於磨損、損耗而轉移到產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費的那部分價值。累計折舊指企業現有固定資產自開始投入使用起至今累計已計提的折舊數額。折舊通常按月以一定比例提取。如果連續記載每月的折舊額,到年底累計相加,即為累計折舊。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的固定資產折舊累計數。此公司累計折舊為847711903元。

(23)固定資產淨值:指固定資產原值或完全重置價值減去已提折舊累計額後的淨額。即: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此公司固定資產淨值為912,130,294元。

(24)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指固定資產可收回的金額低於其賬麵價值。企業應定期或至少每年年中,對固定資產逐項進行檢查,如果由於市價持續下跌,或技術陳舊、損壞、長期閑置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麵價值的,應按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麵價值的差額計提。此差額計提為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已提取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此公司無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5)固定資產淨額:固定資產淨值與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差額。此公司固定資產淨額為912,130,294元。

(26)工程物資:指企業為基建工程、更新改造工程和大修理工程準備的各種物資的實際成本。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為工程購入但尚未領用的專用材料的實際成本、購入需要安裝設備的實際成本,以及為生產準備但尚未交付的工具及器具的實際成本等。此公司工程物資為18457912元。

(27)在建工程:指企業進行基建工程、安裝工程、技術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安裝設備等發生的實際支出。如果有證據表明在建工程已發生了減值,應計提減值準備。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完工的基建工程發生的各項實際支出。資產負債表的在建工程項,反映期末在建工程餘額減去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後的淨額。此公司在建工程為4,342,882元。

(28)固定資產清理:企業對不需用、報廢和因自然災害等各種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毀損和破壞的固定資產進行出售、拆除、整理發生的清理費用和清理收入等。本科目期末餘額,反映尚未清理完畢固定資產的價值以及清理淨收入(清理收入減去清理費用)。此公司無固定資產清理。

(29)固定資產合計:以上25~28項合計數。此公司固定資產合計為934,931,088元。

(30)無形資產: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等。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已入賬但尚未攤銷的無形資產的攤餘價值。資產負債表中的此項反映企業期末無形資產餘額減掉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後的淨額。此公司無形資產為0元。

(31)長期待攤費用: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固定資產修理支出等。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攤銷的各項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餘價值。此公司長期待攤費用為0元。

(32)其他長期資產:指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以外的其他資產。此公司其他長期資產為0元。

(33)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合計:指以上30~32項的合計數。此公司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合計數為0元。

(34)遞延稅項: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所得稅會計處理的企業,由於時間性差異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影響所得稅的金額,以及以後各期轉回的金額。企業接受捐贈(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的非現金資產未來應交的所得稅,也在該科目核算。本科目期末貸方(或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轉回的時間性差異影響所得稅的金額,以及接受捐贈的非現金資產未來應交所得稅的金額。此公司遞延稅項為0元。

(35)遞延稅款借項:所得稅會計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時,當期會計利潤小於應稅所得額,按其差額計算的對所得稅的影響金額以及以前各期發生而尚未攤配完的借項金額。此公司遞延稅款借項為0元。

(36)資產總計:指流動資產合計數(531,463,482元)+長期投資合計數(60,688,576元)+固定資產合計數(934,931,088元)+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合計數(0元)+遞延稅項(0元)的總和,此公司資產總計數為1,527,083,146元。

以上解釋了資產的各項,下麵解釋負債及股東權益各項。

(37)流動負債:指將在1年(含1年)或者超過1年的1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

(38)短期借款: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種借款。表中此科目反映企業尚未償還的短期借款的本金,但不包括應計的利息。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償還的短期借款的本金。此公司短期借款為2.389億元。

(39)應付票據:由出票人簽發、承兌人承諾,在指定日期由承兌人支付一定數額款項的書麵證明。指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而開出承兌的商業彙票,包括銀行承兌彙票和商業承兌彙票。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持有的尚未到期的應付票據本息。此公司應付票據為0。

(40)應付賬款:指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而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支付的款項,此公司應付賬款為99,525,953元。

(41)預收賬款:指企業按照合同的規定向購貨單位預收的款項。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向購貨單位預收的款項;期末如為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應由購貨單位補付的款項。此公司預收賬款為11,252,608元。

(42)應付工資:指企業應付給職工的工資總額,包括各種工資、獎金、津貼等。本科目一般無餘額。表中此科目反映企業期末的工資結餘及應付未付的各項工資。此公司應付工資為269,175元。

(43)應付福利費:指按規定提取的(一般為職工工資總額的14%)用於支付職工的非經常性獎金,如:特別貢獻獎、年終獎等。職工集體福利,如:職工醫療衛生費用、職工困難補助等。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稅後利潤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福利費的結餘資金。此公司應付福利費為13,977,564元。

(44)應付股利:指企業經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決議確定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企業分配的股票股利,不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此公司應付股利為0元。

(45)應交稅金:指企業應交納的各種稅金。如: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等。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交納的稅金;期末如為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多交尚未抵扣的稅金。此公司應交稅金為18,514,757元。

(46)其他應交款:指企業除應交稅金、應付股利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交款項,包括教育費附加、住房公積金等。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交納的其他應交款;期末如為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多交的其他應交款項。此公司其他應交款為0元。

(47)其他應付款:指企業應付和暫收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款項,如:存入保證金、包裝物租金等。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支付的其他應付款。此公司其他應付款為45,797,642元。

(48)預提費用:指企業按規定從成本費用中預先提取而尚未支付的費用。如:固定資產修理費、預提租金等。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已預提但尚未支付的各項費用;期末如為借方餘額,反映企業實際支出的費用大於預提數的差額,即尚未攤銷的費用。此公司預提費用為818,169元。

(49)預計負債:企業各項預計的負債。包括:對外提供擔保、商業承兌票據貼現、未決訴訟、產品質量擔保等可能產生的負債。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已預計尚未支付的債務。此公司預計負債為0元。

(50)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1年之內到期償還的長期負債。此項專門放在資產負債表中作為一項流動負債,單獨反映。此公司1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為99,370,281元。

(51)其他流動負債:除以上38~50項以外的流動負債。如:待轉資產價值(指外商投資企業待轉的接受非現金資產捐款的價值)科目的餘額可在此項目反映。此公司其他流動負債為0元。

(52)流動負債合計:以上38~51項的相加總數,期末數為528,426,149元。

(53)長期負債:指償還期在1年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負債。它通常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及長期應付款等。

(54)長期借款:指企業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借款。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償還的長期借款本息。此公司長期借款為800萬元。

(55)應付債券: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而實際發行的債券及應付的利息。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償還的債券本息。此公司應付債券為0元。

(56)長期應付款:指企業除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如:采用補償貿易方式引進國外設備的價款,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等。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支付的各種長期應付款。此公司長期應付款為0元。

(57)專項應付款:企業接受國家撥入的具有專門用途的撥款如:專項用於技術研究、技術改造等。以及從其他來源取得的款項。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支付的各種專項應付款。此公司專項應付款為0元。

(58)其他長期負債:反映企業除以上長期負債項目以外的其他長期負債。此公司其他長期負債為0。

(59)長期負債合計:以上54~58項的合計數,此年末數為8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