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放低了自己,所以容納了百川(1 / 1)

\u000e�=c?�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江海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身處低下,方能成為百川之王。要想擁有百川的事業和輝煌,首先要擁有容得下百川的心胸和氣量。

一個失望的年輕人,千裏迢迢來到法門寺,對釋家學者法明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仍沒能找到一個能令我滿意的老師。”

法明笑笑,問:“你走南闖北十幾年,真沒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老師嗎?”年輕人深深歎了口氣說:“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啊,我見過他們的畫,有的畫技甚至不如我呢!”法明聽了,淡淡一笑說:“我雖然不懂丹青,但也頗愛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施主為老僧留下一幅墨寶吧。”說著,便吩咐一個小和尚拿了筆墨硯和一遝宣紙。

法明說:“我的最大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愛那些造型流暢的古樸茶具。施主可否為我畫一個茶杯和一個茶壺?”

年輕人聽了,說:“這還不容易?”於是調了濃墨,鋪開宣紙,寥寥數筆,就畫出一個傾斜的水壺和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壺的壺嘴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注入茶杯中去。年輕人問法明:“這幅畫您滿意嗎?”

法明微微一笑,搖了搖頭。他說道:“你畫得確實不錯,隻是把茶壺和茶杯放錯位置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呀。”

年輕人聽了,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塗?哪有茶壺往茶杯裏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壺在下的?”

法明聽了又微微一笑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裏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怎麼能注入你的杯子裏呢?正如江海澗穀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納融彙百川,成洶湧之勢啊。”

年輕人聽罷,頓時有所領悟。

待人接物,我們首先要學會把自己放低,才能容納一切。“容人須學海,十分滿尚納百川”。

寬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納別人,理解別人的處世方法,尊重別人的處世原則。我們在接受別人的長處之時,也要接受別人的短處、缺點與錯誤,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和平地相處,社會才顯得和諧。俗語講,眉間放一字“寬”,不但自己輕鬆自在,別人也舒服自然。容納是一種豁達的風範,對於人生,也許隻有擁有一顆容納的心,才能麵對自己的人生。

容納就是在別人和自己意見不一致時也不要勉強。從心理學角度看,任何的想法都有其來由,任何的動機都有一定的誘因。了解對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們意見提出的基礎,就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提出的方案也更能夠契合對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

容納其實也是一種幸福,饒恕別人,不但給了別人機會,也取得了別人的信任和尊敬,自己也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容納,是一種看不見的幸福。

容納更是一種財富,擁有寬容,是擁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這是易於擁有的一筆財富,它在時間推移中升值,它會把精神轉化為物質,它是一盞綠燈,幫助我們在工作中通行。選擇了容納,便贏得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