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挺立在失敗與誘惑的廢墟上(1 / 1)

你可以總結一下你的過去,在過去你擁有了多少機會,或者說你成功過多少次,失敗過多少次,你的失敗是因為什麼。是因為誘惑,還是因為自己的墮落?要知道成功就是建立在誘惑之上的,也就是建立在失敗之上的。

俞敏洪曾經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演講,題目就是《挺立在孤獨、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演講中他總結了成功所必須具備的三種精神。

首先,是忍受孤獨的能力。他說在成功之前,你永遠是孤單的,沒有人能幫得上你。所以,在追夢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自助,所謂自助者天助,所謂自求多福。孤寂與喧鬧之間,追夢者別無選擇,隻能忍受一個人的寂寞與孤獨。

其次,是忍受失敗的能力。無論是我們自身還是周圍的世界,我們看到的成功的例子要遠遠少於失敗的教訓。在學會接受成功的榮耀之前,我們更要學會如何麵對失敗。正如一首歌裏唱到的,沒有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再次,是忍受屈辱的能力。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受辱的情形。所以,忍受孤獨的能力是成功者的必經之路;忍受失敗的能力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的能力是成就大業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你背後的巨大動力,也是你成功的必然要素。要想有所作為必須先有好的精神狀態,否則不可能有成就和創造。

人活一世,有幾個人能不被寂寞困擾呢?其實,寂寞隻是一種心境,真正看透的人就能夠體會到世界其實很精彩。隻要你身臨其中,就會發現另外一種情趣盎然的生活。耐得住寂寞的人能堅持到最後,笑到最後,耐得住寂寞的人能得到幸福,耐得住寂寞的人是成功之人。寂寞帶給人的是一種磨煉,是對人生的深思。隻有在寂寞中總結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更好地邁向成功,因為成功的輝煌往往就隱藏在寂寞的背後。若想成功,必須耐得住寂寞。許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耐不住這份寂寞。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來填補內心的虛空,用網絡逃避現實,用娛樂消磨時間……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們首先要麵對孤寂,麵對失敗,甚至麵對屈辱。當別人無法感受你的感受,無法理解你的行為,無法幫你什麼的時候,你是寂寞的,甚至是痛苦的。然而,如果你想成功,別無選擇,不如挺立在寂寞、失敗與屈辱的廢墟上,把所有這一切當成你成功的動力。當你寂寞、傷心、失望的時候,換個角度,也許柳暗花明。

現實生活中,有些也能經得起誘惑的人卻並不一定能成功,這主要是心浮氣躁的結果。但耐得住寂寞的人會更容易成功,因為他對事業的專注尤為執著。

在這裏,我們應該注意很多事情,一定要記住下麵幾句話:“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無論學習還是工作最怕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知道,學習在很多時候都是枯燥無味的,創業更會經曆千辛萬苦,因此,不管是做什麼都需要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耐得住寂寞的決心,“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盡管耐得住寂寞的人未必都能成功,不過成功者肯定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不要說我們隻是平凡人,而覺得自己與成功無緣。無數的平凡人經過自己的奮鬥,而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其實,成功者在獲得成就之前,與我們並無多大差異。克爾連續六十天拜訪拒絕自己的客戶,終於創造了不凡的業績;班·符特生兩腿癱瘓卻成為國會山上最受尊敬的議員;熱佛爾曾經是一個墮落的黑人青年,憑借自己的毅力最終成了壘球明星;霍勒斯·格裏利從一個一無所有的鄉下人,曆盡艱辛而創辦了《紐約論壇報》……看了這些例子,你還覺得你一無是處,沒有成功的可能嗎?

我們可以這樣說,每一個不畏逆境、執著追求的人都會成功;或者說,每一個成功者也都是經曆了無數磨難才達到巔峰的。

然而,如今很多人已經失去了這種偉大的精神。更多的人隻是在無休止地抱怨著命運,甚至妄想天上能夠掉餡餅,正好被自己接住。這些人不願更努力一點,更不願為收獲而多流一滴汗水。人們變得越來越浮躁,變得越來越膚淺,甚至有些麻木了,空對未來做出美好的幻想,卻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夢想付出行動。如果我們像那些成功者一樣,頑強地與命運和現實抗爭,那麼,成功真的就那麼遙遠嗎?如果你曾經失敗過,那麼你現在就擁有了成功的基石。如果你曾經被外界誘惑過,那麼現在你得到的將不僅僅是外界的一切,你享受到的也應該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