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學會麵對失敗。如很多人看到的,失敗是有殺傷力的,它可以讓人萎靡、頹廢,喪失鬥誌和意誌力。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另一麵,失敗也讓意誌堅定者更加勤勉努力,重要的是你將失敗看做什麼。
奮鬥沒有止境,要想實現自己的成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是說今天努力,明天就能夠成功的,這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往往會讓你明白自己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在一個人的人生中,如果你明白了自己的前進方向,你就能夠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成功。在一個人的思想境界中,如果你能夠堅持奮鬥,那麼最終你就能夠實現自己的成功。
愛迪生擊敗重重困難,發明了電燈;齊白石老先生雖年老體弱,卻勤學苦練,練就了爐火純青的畫技;李時珍翻山越嶺,耗盡一生心血,寫成了藥學巨著《本草綱目》;諾貝爾冒著生命危險做實驗,讓炸藥使用起來更安全、更實用。他們人人都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偉大的成就。用林肯的話說,除非你放棄,否則你就不會被打垮。
功成名就向來是在經曆一連串的奮鬥之後而得出的結果。是的,我們身邊那些偉人幾乎都受過一連串的無情打擊,他們每個人都險些被困難擊敗,但是他們因為始終堅持到底,終於獲得了輝煌的成果。偉大的希臘演說家德莫森也不例外。
他因為口吃而產生了極強的自卑心理。他父親死後給他留下一塊土地,希望他日後能過上富裕的生活。但當時希臘的法律是這樣規定的:必須在聲明擁有土地權之前,先在公開的辯論中贏得所有權。這對於他來說很不利,口吃加上害羞使他以失敗告終,結果喪失了那塊土地。這件事之後,他不但未被打垮,反而更加努力地戰勝自己的缺點,結果他創造了人類空前未有的演講高潮。幾個世紀以來,那位當初取得他財產的人早已被曆史忽略了,而德莫森的名字卻深深地刻在了整個歐洲人的心上。所以說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就應該堅持下去,隻有堅持奮鬥,才能夠獲得最終的成功。
林肯的一生就是化挫折為勝利的偉大見證。
1832年,林肯失業了。這對於他來說,顯然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頹廢下去,他下定決心要當政治家,當州議員。糟糕的是,經過他的努力後,競選竟然沒有成功。沒過多久,林肯再一次決定參加競選州議員,由於吸取了上次的經驗,這一次他取得了成功。1838年,林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以失敗告終。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後終於取得了成功。兩年任期一晃就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名國會議員有著相當出色的表現,選民一定會繼續選舉他。但是,結果並非如此,他落選了。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兩年後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成了對手的手下敗將。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仍然沒有取得成功。林肯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他始終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
他一直在失敗,也一直為了自己的理想在奮鬥著,這對於他來講就是一種成功,不管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成功,所以說在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要想實現自己的成功,那可能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是不斷的努力和一生的奮鬥。
堅持一下,成功其實離你很近。一個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就要能夠堅持下去,堅持下去才有機會取得成功。說起來,一個人克服一點兒困難也許很簡單,難的是能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後成功。
對一般人而言,失敗很難使他們一次一次站起來並堅持下去,而成功則容易繼續下去。但對於林肯來說並非如此,他會利用種種挫折與失敗來驅使他更上一層樓,因為他有鋼鐵般的毅力。他有一句話說得好:“你無法在天鵝絨上磨利剃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