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澱,即將精神世界中的雜質清除出去,從而保持心靈的純潔與清淨;沉澱就是將你精神之屋中所裝的“物品”——觀念一一清點出來,然後逐一進行審視。最後,將那些錯誤的、偏執的觀念和想法像垃圾一樣拋棄,保持精神之屋的清潔。可以這樣說,沉澱是一個整理你的精神之屋的過程,通過沉澱可以讓你的精神之屋更加有序,讓你更加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對外部世界作出如此反應。與此同時,你也就明白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裏都裝有什麼,你是如何受這些觀念和意識支配和影響的,你就能不斷判斷出哪些觀念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對於正確的觀念,應該采用;而對於錯誤的觀念,必須及時拋棄,不讓自己的心靈為它們所累。
對於每個人來說,沉澱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自我更新,能讓我們的心靈進入澄明之境,使我們的觀念、意識層次分明,讓我們更好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緒、指導自己的行為,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而有意義。
一杯汙濁的水沉澱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同樣地,一個人精神世界的沉澱,也是需要在一定的時間的。當然,這隻能在我們獨處時來完成,也隻有獨處才能讓自己的內心得到真正的平靜。因為獨處有利於沉澱,獨處讓我們一直飄浮在塵世的心靜下來。所以,每當我們與寂寞為伴時,不要害怕寂寞,更不要驅趕寂寞,而應試著讓寂寞走進我們的心扉,讓你的心與它進行坦誠的交流,從而看清楚我們的真實麵目,去除內心的苦痛、傷疤、灰塵,讓它精神煥發。
可以這樣說,精神的沉澱來源於寂寞的幫助,沒有寂寞、拒絕寂寞,我們就很難認清自己,那顆漂泊的心也永遠難以安靜下來,而任由自我被外界所汙染、劫持、傷害,我們就不能認識真正的自我,更加不能改變或超越自我。
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寂寞就好比住在我們精神之家中的那個資格最老的長輩,隻要他一呼喚,我們流浪在外的心也就回了家,接著他們便開始了一場對話。每一次我們的真實麵目都會在這種對話中變得更加清晰,從而不斷超越自我,更好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緒與言行,使我們變得更加成熟、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