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就像狼一樣具有攻擊性和競爭性,他們為了實現目標而積極主動地追求,最終都實現了美好的願望。相反,有些人天生就像羊一樣軟弱,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所以一直處於社會最底層。前者具有“狼性”所以成功,後者具有“羊性”所以失敗。
有些人常常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父母為何不是位高權重的政府要員,我為什麼沒出生在億萬富翁的家裏,自己的條件為何不如別人的好,機會為什麼總是降臨在別人身上……他們對命運總是不滿,一味地埋怨與詛咒。其實,上天對所有的生命都是公平的,倒是某些人常常自輕自賤,自我蔑視。我們應該明白,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與其像“羊”那樣自怨自艾,不如虛心向狼學習自強自立。
成功學大師羅賓說,人生有兩種,他們對待機會的態度各不相同。第一種人是像羊一樣的弱者,總是等待機會,機會若不降臨,他們就覺得寸步難行;第二種人是像狼一樣的強者,總是創造機會,即使機會沒有來臨,也覺得腳下有千萬條路可以走。所以,當覺得自己不夠順利時,弱者總是找借口說“我沒有遇到好的機會”,而強者則說“我隻不過是暫時沒有找到機會”。其實,在整個人生中,時時處處都充滿了機會,隻不過有些人總是消極等待,借此感歎生不逢時或是懷才不遇。要想獲得機會,取得成功,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地去爭取、去創造!
西奧多·帕克是美國曆史上頗具影響力的人物,為推動美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美國,一提起“西奧多·帕克”這個名字,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鮮為人知的是,他的奮鬥曆程卻比其他人都艱難。
西奧多·帕克是一邊做農活,一邊自學,才最終考上哈佛大學的。由於家庭原因,在念大學的時候他還得堅持自學。完成學業時,他的成績卻比誰都出色。通過他的奮鬥曆程可以看出,他能夠取得成功的一條重要原因,是因為時刻爭取機會。否則的話,他恐怕連書都讀不成。
那是8月的一個下午。西奧多·帕克與父親一起在地裏做農活。帕克突然說:“爸爸,我想在明天參加哈佛大學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學考試。”帕克的父親是萊克星頓一位水車木匠,由於家裏窮,他供不起兒子讀書,為此感到十分慚愧。他知道,兒子雖然沒能進學校讀書,卻一直在自學,而且非常用功,夢想有一天能考入一所名牌大學。他很讚賞也非常支持兒子的做法,所以雖然在經濟上無法給予援助,還是答應了兒子這個要求。
第二天,帕克起得很早,風塵仆仆地走了10英裏路,趕到了哈佛學院。一路走來,他回想著從小到大的讀書經曆。從8歲那年開始,就失去了上學的機會,因為家裏窮。但是,他想方設法賺錢買書,或借小夥伴的書抓緊時間攻讀。
他惜時如金,做活兒、走路,甚至睡覺的時候,都一遍又一遍地在腦海裏回憶和背誦學過的知識。最後,學過的所有知識都被他背得滾瓜爛熟,同時也十分透徹地理解了它們。
有一次,他在書店裏看到一本好書,非常渴望擁有它。於是在夏天的一個早上,他背著籮筐來到原野裏采摘漿果,然後再把這些漿果送到波士頓去賣,最終用換來的錢實現了一個小小的願望。
想到這些,帕克告訴自己:這次考試,隻許成功,不準失敗!等到揭榜那天,他果然金榜題名。那天回家,帕克把好消息告訴了父親。“我的孩子,你真是好樣的。”木匠誇獎道,“可是,我沒有錢供你到哈佛讀書啊!”帕克笑著說:“爸爸,您不用擔心。我不會搬到學校去住,隻要利用家裏的空閑時間來自學就夠了。隻要通過考試,我同樣能拿到一張學位證書。那樣,什麼都好辦了。”
後來,帕克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以優異的成績回報了自己和支持他的親人。
時光飛逝,當年讀不起書的那個小男孩後來成為了一代風雲人物。作為著名的廢奴運動倡導者和社會改革家,作為國務卿西沃德、著名參議員薩姆納、哈裏森總統、著名教育家賀拉斯·曼、廢奴協會主席溫德爾·菲利普斯等人的密友和事業顧問,西奧多·帕克對整個美國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西奧多·帕克雖然家境貧寒、出身卑微,但他時刻不忘努力學習、開拓進取,利用一切機會進行創造,因此,他最終踏上了成功之路!對於出生在當今時代,家庭環境無比優越的我們來說,又作何感想呢?努力拚搏吧,具備優越的條件並不是最大的優勢,隻有艱苦奮鬥,努力爭當生活的強者,我們才能有所建樹,取得成功!
人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如果放棄了奮鬥,生命就失去了意義,人生也缺少了激情。古語有雲:“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也就是說,不經一番傲霜立雪的搏鬥,就無法開出嬌豔的花朵。同樣的道理,一個人隻有不懼挑戰,勇於奮鬥,才能開辟獨具特色的道路,才能抓住機遇走向成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