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多的艱苦跋涉,勒格森終於如願進入了美國的高等學府,僅帶著兩本書的他驕傲地跨進了學院高聳的大門。
故事到這裏還沒有結束,畢業後的勒格森並沒有停止自己的奮鬥。他繼續深造,最後成為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名權威學者。
換作是你,能做得到嗎?從遙遠且交通不發達的非洲一路艱辛跋涉、風餐露宿、食不果腹,完全是憑著毅力實現了夢想。倘若人人都有這種精神,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情能夠難倒我們?
有人總將別人的成功歸結於運氣。誠然,是有那麼一點點運氣的成分,但運氣這東西並不可靠,你見過哪一個人是完全依靠運氣成功的?而執著,卻能使成功成為必然!執著,就是要我們在確立合理目標以後,無論出現多少變故、無論麵對多少艱難險阻,都不為所動,朝著自己的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一個人若想好好地生存,就需要這種忍耐與堅持。
然而,看看我們自己呢?曾經我們也是激情四溢,我們每個人心裏裝著一個美妙的夢,我們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為某一領域的精英人物,希望自食其力在海邊買一所像樣的別墅,帶著愛人、帶著孩子,沐浴陽光,吹著海風……我們的夢想總是那樣多姿,那般浪漫。隻是,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激情在一點點消逝,我們對於夢想的追求在逐漸消退,甚至一些人的眼中就隻剩下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倘若這些也可以稱之為夢想的話,那麼隻能說,我們的夢想在日漸枯萎,幸福感在逐步流逝。
或許,是日益加劇的競爭、是不斷增長的壓力令我們有所屈服,放棄了心中多姿多彩的夢想。我們生活在高壓的狀態下,每天迫不得已地為瑣事而忙碌,心裏想的就是柴米油鹽,日日盼的就是多賺些錢,因而忽略了原本令我們一想起便感到幸福的夢想。我們就像被蒙上眼睛的毛驢一樣,每日圍著磨盤轉,總是踏不出那固定的圈。我們習慣了這拉磨一般的生活,至於明天要怎樣、什麼是幸福,我們從不去想,於是,就這樣得過且過著,於是就隻能平平庸庸、忙忙碌碌、麻麻木木地走完一生,這又何嚐不是一種悲哀?
其實,人生還是應該有些夢想,有些激情。
夢想是什麼?它是我們對於美好事物的憧憬與渴望,如果,我們放棄了對於美好的追求,那還有什麼能夠裝點你的人生?還有什麼能讓你感到幸福?夢想就像我們生命中的啟明星,縱然你暫時陷入了黑暗之中,它也會在前方為你閃爍著希望的光芒,如果你對它視而不見,那麼你將會徹底迷失方向。很多人之所以感到人生索然無味,之所以愈發迷茫,恰恰就是因為丟失了夢想。遺憾的是,這樣的人卻又不在少數。
這樣的人,倘若你問他為什麼活著,他多半會沉思良久,然後迷茫地望向遠方。他們的人生,就像一輛不知駛向何處又不會停止的列車,就這樣漫無目的地一路行駛下去……這樣的人,倘若你問他什麼是幸福,他多半會閉口不語,因為他多半不曾思考過。
但可以肯定的是,幸福絕不是迷迷糊糊地過一生。人這一生,需要有一個理由讓自己去奮鬥,在奮鬥中充實人生,在收獲中感受幸福,而這個理由無疑就是夢想。
夢想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有心人卻甘願為之托付青春,這正是因為,夢想能使人幸福。曾有人問英國著名登山家馬洛裏:“你為什麼要去攀登世界最高峰?”馬洛裏回答:“因為山就在那裏。”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隻不過,有些人生性怯懦,畏縮不前;有些人信念堅定,即便山高路遠,依然一往無前。不為別的,隻為登上山頂,品嚐一下什麼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