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閣,位於墟山之巔的塔樓之中,僅一條小路能上,四周盡是懸崖峭壁。望下看去,深不見底,山壁如刀削斧剁,光滑如鏡。
塔樓分為七層,琉璃做瓦,金磚當牆,上刻漫天星辰,日光照來,金光萬丈。江天隻能在低層瀏覽,不得往上。
為何?大師兄不許。
江天會這麼聽話?二師兄盯著呢。
說起來,大師兄和二師兄的性格,以及他們負責的區域還真是奇葩。前者喜靜,卻坐在廣場。後者喜動,卻常居塔樓。
當然,此時的江天對這些還都沒有興趣。他隻想盡快找到答案,然後學得練體術。不說於二師兄比肩,能有他一半的本事,報仇便有望了。
這塔樓底層空間最大,共有書架九十九,每個高三丈,寬兩丈,放滿了藏書,本本不同樣,看得人眼花繚亂。
江天隨意抽出一本。
《大陸通史,第二十三卷》
放回原處,前走幾步,再取一本。
《百獸錄,第十二卷》
放回原處,前行十餘步,再拿一本。
《南疆諸部,風俗篇,第二卷》
放回原處!前行數十步,猛抓一本出來!
《天下名人錄,武將篇,第七卷》
“我日!”江天奮力將書摔向牆壁,他雖然不明白日是啥意思,但將軍府中大多人氣急時,都這麼罵。
書撞到牆上浮雕彈回,落於書架之中,卻聽哎喲一聲,砸出一個人來。這人其貌不揚,看起來二十多歲,隻一雙大眼炯炯有神,額頭頂著個剛被砸出來的大包。
“呃……”江天抓抓後腦麵露尷尬。
二師兄在旁邊哈哈大笑,“還是小師弟厲害,隨便丟本書,就把這書生給砸出來了。”
書生揉了揉額頭的大包,施禮道:“二師兄見笑,這是小師弟吧?”
“師兄。剛才……”
“無妨無妨,多虧你投書過來,叫我頓悟,頓悟了。”書生說得洋洋得意,搖頭晃腦。
二師兄聞言道:“你頓悟什麼?接得住我一拳麼?你上山八年,卻無寸進,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二師兄教訓得是。”書生既不氣惱,也不回嘴。反倒把江天拉到書架裏麵,“小師弟,我看你心浮氣躁,可是有什麼難處,不妨說來我聽,或能合計一二。”
江天心懷歉意,上山後也是碰見第一個關心的人,便倒豆子般,把所有事吐露出來,也算是找到個發泄的方向。
書生聽完,右手五指逐一點在膝蓋上,搖頭晃腦的說:“大師兄叫你來這裏找答案,我雖然不好直接告訴你,卻能給你指個方向。”
“真的!”江天大喜。
書生也不多說,站起來在書架之間走動,不時抽出書卷,交於江天抱好。最後江天懷抱的書籍都壘起兩人多高,他才停下來說:“你把這些看完,想必就能找到答案了。”
“這麼多。”江天仰得脖子發酸,幹脆把書卷都放下來,在看書名,大多是人物傳記。
書生見他不解,隻道:“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聽不懂。”江天出聲打斷。
“聽不懂就多看書!”書生似乎對被打斷很不滿,卷起書卷敲在江天頭頂,“有道是萬般皆下等,唯有讀書高。”
看就看嘍,江天挨個翻看書籍。前文有提,他自小聰慧,過目不忘,過耳不忘。隻是在將軍府時全心練武,並未過多接觸這些。
人物傳記,述說著不同的人生,悲歡離合,禍福旦夕。江天看書,身臨其境,化身書中人,經曆各種人生。
那些與他經曆相似的文字,從最開始令他憤怒,到後來的思考。這些書中人物,他們為何複仇失敗,又如何複仇成功。
心不定……江天似乎碰到門檻。
又一年過去,江天心平氣和的,重複著每日的生活。早上挑水,下午看書,還抽空與每位師兄交流。
書生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想來可笑,上山兩年,不知師兄幾人,姓甚名誰。
書生李閔,墟山排名十二,喜讀書,厭習武,常年都在藏書閣底層徘徊,實力真武巔峰,距靈武境隻差臨門一腳。
二師兄鐵戰,據他本人說,他是坐鎮藏書閣。不過據其他師兄說,他是被師尊罰坐藏書閣。實力不明,但絕對高於玄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