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強輕輕搖頭:“沒這麼嚴重吧,老支書是挺有心胸的人呀……”
高秀紅說:“那是他在台上,下了台,人就蔫巴啦。他不像你,你村裏不幹,到哪去也是一把好手,他離了這窩,就沒咒念了。”
趙國強連忙說:“可別這麼說,不好。你還是把門打開,我進去看看他。”
高秀紅小聲說:“算啦,回頭他給你幾句,你這個節過得也憋氣。”
趙國強說:“沒事,你開門吧。”
錢滿天和孫二柱從金香家的小賣部出來,一拐彎就看見趙國強。孫二柱就喊:“國強你要幹啥?你是不是想進去瞅他,你可犯不上。”
趙國強說:“你倆不陪老爺子聊聊,出來溜達啥?”
錢滿天說:“買包煙,順便看看小學校……”
趙國強樂了:“你要發善心啦?”
錢滿天說:“可談不上,東西要是抄去啦,還不如早點捐給學校,給孩子們辦點事呢。”
趙國強說:“你們回去吧,我得看看老支書,聽說他有病了。”
孫二柱說:“有病是他自找的,你別多情。母狗發情挨人整,娘們多情找麻煩。還是回去喝酒吧。”
錢滿天上前小聲說:“算啦,往後他也不可能跟你一起共事啦,你犯不上給他順氣。”
不少村民這時也圍過來跟著說這說那。
大家說得正熱鬧,李廣田家的大門咣噹開了。李廣田一下巴胡楂,臉色鐵青站在門口說:“趙國強,你還嫌氣不死我,跑我家門口開群眾大會!”
高秀紅忙上前說:“爹,他是來看您的,正趕上大家過來……”
李廣田說:“這沒你的事,你回屋裏呆著。”
趙國強說:“老支書,您消消氣,我真的是來看您。八月十五啦,我想請您喝頓酒,咱們坐一起好好嘮嘮,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撇腦後頭去……我知道,您肯定認為我是虛情假意。村支書這個位子讓我給得著了,我得了便宜又賣乖。可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咱們這個官,又算個啥官呢?在人家領導眼裏,還不如一個芝麻粒。不在冊,不在編,今天是你,明天就是他。朝剛才說的想,所以我才敢讓滿天把車往縣委大院裏開,頂不濟,我不當這個村幹部,連金礦也不去,我陪著我爹種地就是啦,本來咱就是莊稼人嘛。可話說回來,咱這小官又有那麼多老百姓瞅著。幹好了,就興許給大家帶來好處,幹壞了,沒準就坑大家一把。所以,這個官,咱還得往重裏看,這才叫有良心,這才對得起三將村的鄉親……”
村民說:“說得好呀,說下去。”
趙國強看看大夥說:“大家要是不急著回家吃飯,我就再多說幾句。咱們三將,條件不賴,跟哪兒比也不差。可這些年咱咋沒走在前頭呢?我看就是腦袋瓜子還不開竅,還不敢動著心眼子大膽幹。很明顯的例子是,錢滿天抓住木材加工,富了,孫二柱養牛,也先富了一步。可有的人呢?腦筋沒少費,光琢磨,光前思後慮,恨不得想到孫子那輩兒去啦,就是不敢幹,結果,好活計都讓旁人先幹上了。還有人光想著哪一天政策變了,所以不敢出頭,看別人富了,又著急,心裏想這政策他咋還不變呀!早知道不變我也幹啦。依我說呀,把經濟搞上去,把咱中國建設得棒棒的,這是大趨勢,人家鄧小平是多精明的人,人家不會讓咱們再走文化大革命那時的路子。我說鄧小平就是偉大。咱們瞅瞅自己身上穿的衣服,瞅瞅咱櫃裏的糧食,瞅瞅親戚朋友家的生活,就應該明白,人家正一步一步把咱往好日子上領呢。可大人看得再嚴,小孩子還有掉井裏的時候,這麼大個國家,不可能齊步走,並著肩富裕。那就看誰領會得好,走得快,收獲得多。”
村民說:“對呀,你說得不賴,咱們能不能收獲得比旁人多?”
趙國強說:“完全可能。關鍵看咱咋幹啦。要是咱們自己內部光幹架,那就啥收獲也難得,還得賠本。所以,我就想,老支書雖然心裏不痛快,咱還得摽起膀來共同幹一場。看我幹得好,您就支持我,我幹得不行,我自己就走!我說話算數。”
看趙國強說得有些動情,在場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安靜下來。好久了,他們沒有聽到過這樣從心窩子裏掏出來的話。好久啦,在村民的耳朵裏,總是響著各種各樣的命令聲。當他們在空曠的田地裏幹活時,隻有那些苗草跟他們親熱。公路上飛駛過去一輛輛耀眼的小轎車,他們知道,坐在裏麵的人正是人民的公仆。但那些公仆如今更多的把仆字變成了“譜”,越擺譜越大,又由於公字打頭,權力在握,不少人早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公仆了……
一陣陣肉香隨風飄來,中秋節的麗日和風籠罩著青龍河畔的三將村。可此刻,人們不願散去,他們聽到趙國強的這番話後,都情不自禁地要跟著說點啥,參與點啥。
趙德順老漢拄著拐杖過來,一看這情景,他就明白是咋回事。他心疼自己的小兒子,總想自己這把老骨頭能幫兒子做點啥。
人們迎上前,說老爺子您咋來啦。趙德順說:“我得來呀,我怕我兒子把大家夥的事給耽誤了,我得給他助把子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