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赤條條地來到這個世界上,一無所有,但是,每個人走的路不同,人生軌跡也就不同,於是生命千姿百態,各有千秋。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這個世界對於我們來說是未知的,我們接受了父母的啟蒙教育以及學校的教育,我們開始對世界有了自己的認知,隨著我們學業的加深,我們知道了更多。然而,當我們步入社會參加工作以後,當我們麵臨更寬領域的更高要求時,我們似乎又變成了當初的那個小孩,一切新的事物又讓我們回到了“不知狀態”。我們需要重新去接受理論、實踐以及挫折,我們需要在摸索中進一步去了解人生的道理。這種新的認知,將決定我們生命終結那一刻畫圓畫得是否圓滿。
其實,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受:在剛剛踏出校門的那一刻,心裏是非常迷茫的,目標也可能會搖擺不定。隻有在新的征程上留下一段人生軌跡以後,才會真正了解目標的重要,才會清楚怎樣去規劃人生的走向。當然,人生總是會出現一個又一個選擇,隨著欲望、見識、環境的改變,目標也需要不斷進行調整。但歸根結底,你不能讓自己的人生不切實際,超越人生的生活半徑,偏離人生的運行軌跡,那無異於是以身犯險、玩火自焚,走出的也將是畸形的軌跡。
圓滿的人生軌跡應該以智慧為圓心,以努力為半徑。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開拓自己的人生,放飛自由的心靈,做好自己想做的事、該做的事。當然,這個軌跡上可能有不尋常的坎坷,可能遭遇挫折,但我們要學會用智慧去閱曆、解讀人生,化解與圓滿相割、相切、相交的線段,最終走出美麗的人生大圓兒。
做到這些,生活就明亮了。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沒有擁有的時候,為未來做一些計劃。有些事情,積累到了,年齡資曆到了,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