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不可怕,可怕的是因貧而困(1 / 1)

聽朋友說起,幾年前,他們幾位誌願者在河北平原上,見過這樣一所村辦學校——當時,他們在推開教室門以後就驚呆了,因為根本看不到課桌和椅子,地麵上露出的是二十幾個小黑腦袋,像蘿卜一樣。聽校長說,村裏太窮,實在沒有錢置辦課桌椅,村主任靈機一動就想出了這麼個高招,在地上挖洞,學生們自己帶小板凳來上學,坐在土坑裏,把土坑沿兒當課桌,照樣讀書寫字,而且冬暖夏涼。

他們同去的那些人無不心酸不已,紛紛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錢。校長反而不高興了,他說:“我們要的是知識,不要飯。娃們蹲在土坑裏一樣能學知識,學知識就要從低到高,從落後到上進,我們希望娃們離開土炕以後,都能讓自己的後代不再蹲在土坑裏接受知識。”

誌願者們都對校長的“土坑理論”紛紛稱讚,但也坦誠地說出了自己的憂慮:土坑精神固然可貴,但也容易把孩子們困住。正如小米加步槍是一筆曆史財富,卻不能用來對付海灣戰爭式的突變。

欣喜的是,他們推崇的是土坑精神,而不是迷戀土坑。在朋友那批誌願者以及社會的幫助下,他們很快就淘汰了土坑,前兩年又裝備了一間電腦教學室。

貧不可怕,可怕的是因貧而困,可怕的是因為貧而給自己設定局限,困而窮,窮而困,如此往複,就無計可施、無藥可醫了。

有一家窮苦人,他們在經過了幾年的省吃儉用之後,積攢夠了購買去往澳大利亞的下等艙船票的錢,他們打算到富足的澳大利亞去謀求發財的機會!

為了節省開支,妻子在上船之前準備了許多幹糧,因為船要在海上航行十幾天才能到達目的地。孩子們看到船上豪華餐廳的美食都忍不住向父母哀求,希望能夠吃上一點,哪怕是殘羹冷飯也行。

可是父母不希望被那些用餐的人看不起,就守住自己所在的下等艙門口,不讓孩子們出去。於是,孩子們就隻能和父母一樣在整個旅途中都吃自己帶的幹糧。

其實父母和孩子一樣渴望吃到美食,不過他們一想到自己空空的口袋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旅途還有兩天就要結束了,可是這家人帶的幹糧已經吃光了。實在被逼無奈,父親隻好去求服務員賞給他們一家人一些剩飯。聽到父親的哀求,服務員吃驚地說:“為什麼你們不到餐廳去用餐呢?”父親回答說:“我們根本沒有錢。”

“可是隻要是船上的客人,都可以免費享用餐廳的所有食物呀!”聽了服務員的回答,父親大吃一驚,幾乎要跳起來了。

如果說,他們肯在上船時問一問,也就不必一路上如此狼狽了。那麼為何他們不去問問船上的就餐情況呢?顯而易見,他們沒有勇氣,因為他們的腦子裏早就為自己設了一個限——我們很窮,沒錢去豪華餐廳享用美食,他們因此錯過了本應屬於自己的待遇。

如果受困於貧窮而不敢嚐試,那麼我們會錯過很多老天原本想送給我們的東西。

事實上,我們因為沒有勇氣嚐試而錯過的東西又實在太多!也許就算你嚐試了,也未必會成功,但如果你連嚐試的勇氣都沒有,也就隻能抱守殘缺地混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