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勤奮,老天也會給你機會(1 / 1)

很多人都想不勞而獲,但這最好隻是想想,千萬不要把它也當成夢想。真正的夢想,需要汗水來澆灌。有耕耘才會有收獲,有付出才會有好結果。“成事在人”,這是俗語,也是真理。一件事、一項事業,人是最根本的因素。你用什麼樣的態度來付出,就會有相應的成就回報你。如果以勤付出,回報你的,也必將是豐厚的。

他出生在北京一個幹部家庭,與共和國同生日,這些使得他的童年充滿了優越感。然而像那個年代的所有人一樣,他的童年也經曆了一些坎坷和磨難。他10歲開始輟學並獨立生活,15歲參了軍,轉業後進入北京市公安局5處炊事班,成了一名炊事員。

他做事勤快、踏實,為人熱情,深受同事和領導的稱讚。後來,北京市公安局規定,大專以下學曆人員須另行安排工作,領導照顧他,讓他到一家機關自辦的小飯店去幫忙,飯店經理看他年輕勤快又機靈,剛好手邊又缺人手,就向機關提出讓他多留幾天的請求,希望他在店裏以值班副經理的身份搞搞接待,結果他幹得非常出色。

由於他隻有小學四年級文化,工作難免會受到一定限製,他開始補習初中知識。每天,他白天上班,晚上抄寫生詞,一忙便忙到夜裏九點多,但他還不嫌累,接著又伏案寫自己的小說。他寫小說的起因很有趣,是因為看了幾本在書攤上買的書,他覺得那些作者的水平還不如自己。他心想,這樣的書都能出版,自己寫的也一定能變成鉛字。於是,每天晚上學習過後,他便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盡管夏季的氣溫讓他汗流浹背,但他毫不覺苦,奮筆疾書。

開始,他把小說都寫在各種筆記本上,塞在家中的壁櫥裏。有一次,他父親偶爾找東西翻到了,便問他:“你在寫東西?寫小說?你還寫小說?”這時他很緊張,心裏忐忑不安,他很希望父親能看看自己寫的那些東西,但表麵仍裝作若無其事。他問父親:“爸,您看了嗎?”“為了批評你,我可以看看,不為批評你我不看!”父親的回答讓他很是鬱悶。想不到,第二天一早,父親便來敲他的門:“後邊的呢?快拿來!”他暗自歡喜,他知道,自己得到父親的認可了。

他把這部長篇小說又仔仔細細謄寫了一遍,正巧,他家斜對麵就是人民出版社,他便把厚厚的一摞書稿悄悄寄了出去。可是等了3個月仍然杳無音信。他有點兒不甘心,就壯著膽子跑去編輯部打聽。原來,他的書稿還原封不動地堆在地上。這時,他真摯地對編輯說:“老師,我等了3個月了,請您拆開看一下,隻看700字!”編輯被他的誠懇打動了,同意了這個請求。他又說:“如果您看著還行,再看一章。不行,下個月我來提走。”

一個月後,出版社編輯找上門來了,通知他,社裏決定出版這部小說。結果,那部小說成了當時人民出版社有史以來發行量最大的作品。那部小說的名字叫《便衣警察》,作者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就是我國著名作家、編劇海岩。《便衣警察》是海岩的成名作,一時風靡全國,同名電視劇也走紅大江南北。此後,《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玉觀音》《深牢大獄》《五星大飯店》《舞者》等作品部部暢銷,相關電視劇也部部叫座,他獲獎無數。

在談到生活的體驗時,海岩說:“我覺得人生的長河中有許多偶然的浪花,你不必擔心沒有這個,沒有那個,隻要勤奮,就有機會。”

人在旅途,我們的目的不僅僅是遊山玩水,我們肩負著人生使命,所以必須向前走,不停地走,一直走到人生的盡頭,無怨無悔地走完這生命的旅程。這一路上,勤奮是我們的食糧,沒有它,我們四肢疲軟,走不多遠;沒有他,我們無法負重,縱使走著,也是兩手空空。那些生活中的豐收者,誰不曾在“勤”上下過一番苦功夫,那些惰性十足的人,又談什麼成為翹楚?世界上沒有這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