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身為太子的拓都為何會心急地發動政變,迫不及待地奪取筆權卻是有深刻的曆史原因的。
當金輪王擊退鞠流楓,逼近土倫要塞時,拓都的弟弟亞瑟親王意圖發動政變,欲將老王查理和太子拓都一舉拿下。
迫於形勢的拓都,不得不提前發動政變,將亞瑟斬殺。
由於殺害親弟有違皇室嚴厲的法律,騎虎難下的拓都隻能趁勢攻打皇城,迫使老王查理讓位。
這場政變得到了金龍王政敵們的支持,這些護著金輪王的政敵們大都位居軍隊的要害職位,所以使得政變順利地進行,亦使得拓都王朝得以穩定。
以不光彩的方式取得皇位的拓都,對他的地位心中惶恐,而他那些所謂的皇室宗親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
拓都有條不紊地對這些皇族采取了極端的措施,用流放、罷黜,其至砍頭的方法使自己的皇位更加穩固。
然而拓都很快就對他數量眾多的兒子產生了懷疑,聯想到自己,他不能不對這些野心勃勃的王子們保持警惕。
拓都對這些王子采用了更嚴厲的手段,稍有過錯,王子都將受到嚴重的責罰,經過十年的清除,拓都意外地發現,他身邊隻剩有一個兒子。
這個性格懦弱的兒子是拓都的第七子龐克,他以他毫無進攻性的個性,逃過了拓都的清洗。
殺兒子殺到手軟的拓都放過了龐克,同時,人到暮年的拓都也不得不為自己的繼承人問題考慮,帝都由此進人和平年代。
龐克注定是個悲劇人物,身邊一個個倒下的兄弟令他精神崩潰,他隻能天天呆在家中,利用酒色來麻醉自己。
當他意外地發現,拓都開始用慈祥的眼光注視他時,他才意識到自己是拓都清洗政策下唯一的幸存者,亦是皇位唯一的繼承人。
龐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不會受到威脅,總算恢複了做人的樂趣。
他每天都在盼望著拓都早些死去,好繼承白魔國的皇位。
然而,與自己衰弱的身體相比,老拓都的身體卻異乎尋常地健康。
當龐克已七十歲的時候,年過百歲的拓都依然牢牢地把持著皇權,這個在位六十餘年的老皇帝依然沒有駕崩的跡象。
絕望的龐克對得到皇位已沒有任何指望,他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在象征著皇位的寶座上坐一坐。
然而直到死,他仍然沒有實現這個願望。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當龐克悲涼死去的第三天,老拓都無疾而終,按照他留下的遺囑,皇位將由龐克的孫子克裏斯繼承。
這是個無奈的決定,因為龐克的兒子早已先他而死,克裏斯成為皇位的唯一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