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京拜祖(1 / 2)

坤寧宮。

周皇後皺著臉,小心翼翼的看著朱由檢,周皇後心裏很忐忑,因為就在去年大臣建議遷都的時候崇禎果斷否決過。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明成祖朱棣永樂大帝遷都京師的真正原因,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根深蒂固到曆代朱姓皇帝的血液裏,所以崇禎嚴厲否決遷都。

而如今三皇子舊話從提就不害怕降罪嗎?難道以為自己年齡小不害怕這位父皇會降罪於他嗎?平日一向奉公守法的太子與三皇子今天居然敢否決自己父皇以前的政績這還不把他們的父皇母後給氣死啊!

別人否定也就罷了,可是你們幹嘛啊!你們可是皇帝的兒子,胳膊肘怎麼能像外拐呢?周皇後狠狠的怒斥三皇子與太子。

周皇後也非常人,善於觀察,不然也不可能跟崇禎心心相印,因為周皇後發現這平日容易動怒的朱由檢今天怎麼這麼平和呢,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兒子否定自己的政績而有什麼不滿,反而還是一臉欣慰呢?周皇後臉上明顯的寫著兩個字,疑問!王承恩來到朱由檢身邊對皇帝悄悄嘀咕了幾句,朱由檢點點頭。

“你們都下去吧!”朱由檢對跪著的幾位皇子說道,在看了一眼袁貴妃示意她也下去,長平公主也跟趙袁貴妃出去了。

“兒臣告退。”跪著的四位皇子紛紛退下,坤寧宮內隻剩下周皇後、朱由檢以及王承恩,還有幾個宮女。

“你們也下去吧!王承恩,在外麵等旨。”朱由檢深深的看了一眼周皇後道,宮女以及王承恩低著頭走了出去。

“皇上。”周皇後看著朱由檢,總覺得今天朱由檢有什麼地方不對,但是就是沒有發現出來,這就是與自己相處了這麼多年的丈夫啊,究竟什麼地方不對呢?周皇後不解的在心中徘徊著。

朱由檢走到周皇後身前,深情的看著皇後,情意綿綿,這位皇後無論長相,氣質都是那麼脫俗,而且更是難得的是從不過問不該過問的事情,這就是賢淑嗎?

周皇後長相不是絕美,但是身上的成熟以及臉上閃爍的智慧與賢德深深的吸引了朱由檢,周皇後目光移動到朱由檢頭上,看著與自己朝夕相處了幾十年的丈夫,如今正值中年,而自己的丈夫身上卻布滿了滄桑以及老齡人才會出現的皺紋。

周氏知道這些年皇上過的很艱苦,為了國事天天操碎了心,一天隻能睡兩個多時辰,也就是現在的四個小時就忙著批閱奏章,大小事情都要他親自處理,雖然如今國家搖搖欲醉,隱有滅亡的預兆,但是周氏知道他已經盡力了,他已經做的很好了,有這樣的丈夫她很高興與欣慰。

“皇後,你恨朕嗎?如今國庫空虛,大順軍一路攻破數省抵擋河北,京師可能不保.....江山社稷岌岌可危。”朱由檢深情的對著周氏道。

周皇後聽完,先是一愣,然後閉上眼想了想道:“臣妾不恨皇上,雖然皇上從來沒有采納過臣妾的建議,但是臣妾知道臣妾不恨皇上,因為你是臣妾的天。”

朱由檢聽後,不知怎麼回事在心中產生出一種力量,保護家人的力量,朱由檢心中道:“周皇後能夠在曆史上留下賢德的美名並不是浪得虛名的,如果我沒有穿越到明朝這麼賢德的皇後就會在一個月後吊死,那種淒涼的局麵想想就很傷感啊!”

“皇後聽旨。”朱由檢收起了感慨,給他留下的時間不多,不能有絲毫的耽誤,現在李自成已經抵擋河北境地,京師肯定是保不住的。

“臣妾接旨。”周氏緩緩跪下,但是眼中的疑問卻是更甚了,因為這是自從信王當上皇帝後第二次給自己下旨。

第一次是冊封自己為皇後,那這第二次會是什麼?

“令皇後周氏攜帶內宮家眷連夜出城,前往南京拜祖。”朱由檢看著跪下的皇後說出了自己的聖旨。

周皇後聽完,謝恩後站起來不解的道:“皇上,時間太短,內宮太多,一時之間不能全部出城啊!”

周氏為人穩重,不該問的不問,考慮自己該考慮的事情,雖然心中有疑惑但是並沒有在口中說出來,但是周皇後心中卻是很驚異,在皇太極率領八旗攻打京師的時候崇禎都沒有讓內宮家眷前往南京拜祖啊!

周氏何等聰明,這是拜祖嗎?不是,這明顯是在避難啊!

按理說遷都的準備工作都要幾個月才能準備下來,而如今皇上的口諭居然是連夜出城,這什麼準備也沒有啊!周皇後一想便知道這是皇上臨時決定的。

“沒有時間準備那麼多,皇後,朕這是為了你們著想,三大營已經秘密集結在保定,錦衣衛已經全部出動集結在京城外,他們會護送你們前往南京,把幾個皇子,袁貴妃,張皇後帶上吧!人越少越好,這一路危險甚多。”朱由檢也沒有時間解釋那麼多,看了一眼正在疑惑的皇後道。

“皇上,那你呢!”周氏何其聰慧,看向一臉憔悴的朱由檢關心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