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曠其人(1 / 2)

師曠在曆史上卻有其人,也是傳說中的神仙千裏耳,隻不過由於的需要這裏把他你為千裏眼,應該不算是對他為人的貶低,隻不過是借用一下,希望這不會對讀都朋友產生誤解,在這裏特此說明。下麵是一段他為人的傳說故事,就當是補賞一下。

師曠雖說是個盲人,但他精通音律,琴藝尤為超凡,十分神奇。

師曠不是天生盲人,是因為自己太過聰明說自己之所以不能專於音律就是因為有眼睛看到的東西太多,心有所想,書上說是自己用艾草薰瞎雙眼以專於音律的。

據說,當師曠彈琴時,馬兒會停止吃草,仰起頭側耳傾聽;覓食的鳥兒會停止飛翔,翹首迷醉,丟失口中的食物。

晉平公見師曠有如此特殊才能,便封為掌樂太師。

晉平公新建的王宮落成了,要舉行慶祝典禮。衛靈公為了修好兩國關係,就率樂工前去祝賀。

衛靈公帶著一批侍從,走到濮水河邊,天色已經慢慢地黑下來,他們在河邊倚車歇息。

時值初夏,皎潔的月亮高掛夜空,兩岸垂柳輕拂水麵,河水靜靜地流去,映著月亮閃閃發光,就像九天落下了一匹錦緞。衛靈公正在欣賞這美麗的夜景時,突然聽到一陳曲調新奇的琴聲,不禁心中大悅,於是招來他的樂師師涓,命師涓尋找這奇妙的音樂,並把它記錄下來。

師涓領命而去,靜靜地坐在河邊,調息,撫琴,聆聽那音樂,將樂曲記錄下來,整整忙碌了一夜。

衛靈公一行來到晉國邊城,晉平公在新建的王宮裏擺上豐盛的筵席,熱情的招待貴賓。

宴會上,衛靈公在觀賞晉國的歌舞後,便命師涓演奏從濮河邊聽到的那支曲子助興。

師涓為了答謝晉國的盛情款待,便遵命理弦調琴,使出渾身解數彈奏起來。隨著他的手指起落,琴聲像綿綿不斷的細雨,又像是令人心碎的哀痛哭訴。

坐在陪席上的晉國掌樂太師師曠麵帶微笑,用心傾聽著。不一會兒,隻見他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了,神色越來越嚴肅。

師涓剛將曲子彈到一半,師曠再也忍不住了,他猛地站起身,按住師涓的手,斷然喝道:“快停住!這是亡國之音啊!千萬彈不得!”

衛靈公原本是來給晉平公祝賀的,聽師曠掌樂太師這麼一說,吃驚地愣住了。

師涓更是嚇的不知所措。十分尷尬地望著衛靈公。

晉平功見喜慶之時,本國掌樂太師突然插一杠子,弄得衛國國君一行人下不了台,忙責問太師道:“這曲子好聽得很,你怎麼說它是亡國之音呢?”

師曠振振有詞地道:“這是商朝末年樂師師延為暴君商紂王所作的‘靡靡之音’。後來商紂王無道,被周武王討滅了,師延自知助紂為虐害怕處罰,就在走投無路時,抱著琴跳進濮河自盡了。所以,這音樂一定是在濮河邊聽來的。這音樂很不吉利,誰要沉醉於它誰的國家定會衰落。所以不能讓師涓奏完這支曲子”。他說到這裏,轉過臉來問師涓道:“你彈的這支曲子是在濮河邊聽來的嗎?”

“說的一點不錯,正是從濮水河邊聽來的!”衛靈公在驚訝中替本國樂師解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