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大蠻山邊(2 / 2)

火紅夕陽垂下,恰有一絲微風撫過,吹入吳國邊境大蠻山,緩過山頂,挽起一灰衣少年衣角,頓時熱意稍減。

少年個頭挺拔,身子健壯,皮膚黝黑,臉上稚氣未退,十二三歲的樣子,手拿書卷,坐於一塊大石之上,背靠一大捆柴木,旁邊另有一大捆柴木,一根手腕大小粗木棍插在兩捆綁得結結實實的柴木中間,目光凝注書卷,口中喃喃。

“古道有雲:大可言,蒼穹之際,廣袤無疆,升無頂,墜無底,前無限,退無涯,難以涉透;寂滅輪回,大道三千,是為道。小可言,山河草木,飛禽走獸,諸砂世界,自成一界;一沙一世界,小道無垠,是為道。

道無大小,然萬物之形有之大小,是為道之稱呼有大小。

五洲之際,容於蒼穹,是為小;其內含山川浩海,是為大;故而,有大小之稱呼。

凡人一生,莫說一洲,數國皆難涉足,洲中之國,難以數計。以尋常修士之力,難以踏遍一洲。吾輩修士,修煉之極,當以踏遍五洲,破出五洲之世界,踏入蒼穹之大界。吾之一生,踏遍五洲,欲尋路蒼穹……

然,蒼穹之界,古無書文流傳,雖有傳聞古人踏出,卻無憑據。踏出之人,未曾有回,生死不知,是否進入蒼穹,不知。故而,難,難,難!五洲之外,不可知其貌。

然,另有傳聞,古傳有斷……”

讀於此,少年深做呼吸,一股蒼茫涼意湧邊全身肌膚,這涼意是內發而出,自身的涼,而非外界傳來。高空中鷹嘯長空,展翅翔雲,似乎受到涼意衝擊,鳴聲不斷,急急遠去。

少年已不是第一次如此了,每當少年翻看破舊書卷,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書卷明顯是殘缺的,隻有寥寥開頭幾頁。所述內容浩瀚,卻是少年讀過的所有吳國書卷難以相比。裏麵所提的蒼穹,少年不解,在他認為,蒼穹無非是眼前的天與地,舊書卷中的蒼穹似乎並非如此簡單。

書中所提的五洲,更是聞所未聞,吳國已經很大了,大到哪怕他所在地方屬於吳國南邊境地區,也很難走出吳國。

吳國和領國的相鄰間,存在著不知多麼遼闊的緩衝地帶做為隔離區,其內荒山險峻,凶獸遍地,危險至極。這也是為何吳國雄風凜凜卻沒有吞並周邊領國的原因之一。

所謂的修士,倒聽過村長阿公提過,那可是仙人般存在,能夠隔空取物,騰雲駕霧,整個村子也就村長阿公外出時見過一次。

不過,少年卻不信村長阿公所說,阿公好吹牛,全村人舉目共睹,嗤之以鼻。

阿公還為此事,傷心過好長一段時間。

望著紅日墜影的蒼藍天空,少年目中閃過茫然、深邃,多出一絲向往,似要望穿天空。

許久,少年看了半天,眼中的天空還是原來模樣,往日一般,未曾看出不同。隨即,他眼中的茫然不解退去,露出一絲無奈自嘲。

“此舊書卷無非是前人故作愚弄後人,不然書卷內容何以不可思議。想不到讀著讀著成了一回愚人,虧還是村中長輩口中最為聰明少年。”少年晃晃腦袋,雖然這般自嘲,仍收起殘缺舊書卷。

殘缺舊書卷是少年一次進山打柴時偶然拾到,初得時,觀其內容,浩瀚無垠,頗有新意,感歎連連,幾番觀看不見其章,自然了無所趣。扔之可惜,不如拿回點火,書卷可比柴木點火燃燒得快。

少年起身拍拍灰色麻衣,扛上柴火,步伐矯健,穿梭下山林間,宛若矯兔。

大蠻山邊緣,村裏人靠山吃山,過得談不上錦衣玉食,但也豐衣足食,大蠻山中又無可怕的凶獸,倒也無多大凶險。

離大蠻山遠處,忽然間,馬蹄聲吠,塵起飛揚,飛砂走石,狂風卷動著煙塵急速駛進大蠻村落。

“馭”靠近大蠻山村落三岔路口,前方帶頭者駕停馬步。細看,這夥人不下數百,個個配有坐騎,再觀其打扮,赫然正是附近名聲起噪的馬賊。

“大哥,想不到,這些愚夫守了一座金山幾代,都未能發現,這次虧得鬼三路過發現。”馬首前旁,一名粗狂裂嘴男子對著中間男子恭敬道,眼中閃過一縷忌憚。

“大哥和二哥英明神武,指導有方,小弟才能發現。得到金礦後,在大哥的帶領下,我們馬幫必然成為這一帶最強的馬幫。”馬首旁,一名尖嘴猴腮,低矮消瘦男子一臉奉承。

馬首中間,盤坐一名身材寬大的獨眼男子,此時微微點點頭,一絲戾氣湧現,道:“二弟和三弟,你們分別帶上人馬,按原先計劃,快速行動,一個不留,以免走漏風聲。”

“是”

“駕”剛剛開口說話的兩名男子,帶上部分人馬,分別朝左右兩個方向的村子禦馬奔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