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鄭振鐸曾這樣描寫鄭蘋如:“身材適中,麵型豐滿,穿著華貴而不刺眼,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一個有教養的純情女孩。”
上海淪陷後,這位純情女孩開始頻繁出入於燈紅酒綠、鬢影衣香的上流社會交際場。
那些日本政客官僚,誰也不會想到,花樣年華,風姿綽約的一位年僅19歲,又有著日本尊貴血統的絕色美女會是中統的間諜;每天大量湧入上海租界,尋求庇護卻生不如死的難民們,誰也不會想到,這位華貴光鮮的少女,心裏卻藏著對同胞最深的愛;就是那些常常義正詞嚴,天降大任於斯的中統高官也沒有想過,她會是一個把個人生死、榮辱都置之度外,如此果敢決絕的“誌願者”……
婀娜婉轉的鄭蘋如在觥籌交錯、燈影迷朦中沉著編織著情報的網絡。憑借母親的關係,她曾和日本首相近衛文磨派到上海的和談代表早水親重攀上關係,繼而又通過早水的介紹,結識了近衛文磨的兒子近衛文隆、近衛忠磨,以及華中派遣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等人。
日本首相的兒子近衛文隆見到鄭蘋如後,一下子墮入情網,如醉如癡,常常跟在鄭蘋如的左右。“若掌握了近衛文隆,不是就能迫使日本首相作出停戰讓步了嗎?”鄭蘋如眼前一亮,自以為掌握了中日戰爭進程的樞機,開始興奮地策劃綁架近衛文隆。
這樣的想法,讓中統的官僚們大吃一驚,最終,重慶方麵擔心此舉會把近衛首相推向日本國內強硬派一邊。命令行動立即中止。後來這一大膽的計劃在日文著作《曆史的證言》披露的相關史實中得以證實。
很快,鄭蘋如又一次讓中統驚爆眼球,她竟然提前探知了汪精衛投敵叛國的重要情報。當她在日本高層中探聽到汪精衛與日方暗通款曲,近期“將有異動”的情報後,立刻想辦法通過秘密電台把這一重要情報上報重慶,可惜當時並未引起政府情報組織的高度重視,直到汪精衛離開重慶投敵後,方知鄭蘋如掌握的這一情報的真實可貴,這讓情報係統對年輕的鄭蘋如一下刮目相看。
1938年冬,國民黨“軍統”高官丁默村從昆明逃至上海日占區,在大漢奸李士群的撮合下投敵叛國,在當時上海的極司菲爾路76號組建了汪偽政權特務機構總部,丁默村、李士群分別為正、副主任。
丁默村把持下的汪偽政權特務機構總部與汪精衛合流,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抗日誌士,並與國民黨的“軍統”和“中統”展開了較量。由於出身“軍統”,丁默村對國民黨特工機構的活動規律一清二楚,經常在“特工戰”中給對方重大打擊,大批抗日人士遭到血腥鎮壓,日本記者稱之為“嬰兒見之都不敢出聲的恐怖主義者”,國人稱之為“丁屠夫”。流亡重慶的國民黨當局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除掉丁默村。
丁默村,接觸過他的日本人犬養健曾這樣描述他:“長相平凡,五尺身材,有肺病錮疾,臉色蒼白,少言寡歡。有病吸食鴉片,喜壯陽藥,好女色。”
中統駐上海負責人陳寶驊針對丁默村嗜色如命的這一特點,決定選派一名年輕漂亮且善於交際的女特工前去施展“美人計”,誘殺丁默村。
鄭蘋如在上海明光中學讀書時,丁默村曾任該校校長,兩人算是有師生之誼。因此,她成了當時中統上海區內最合適的人選。但是這畢竟極具危險,中統方麵猶豫再三,一直無法開口。出乎大家的預料,鄭蘋如卻毅然然接受了這一任務。
殺掉丁默村!
鄭蘋如也深知要去引誘這個老謀深算的特務,該有多難!但她敢於迎接挑戰。日本侵華以來,自己的同胞每天被汙辱、被殺戮,甚至慘遭屠城,這些耳聞目睹讓她願意冒生死危險去做一切有利於抗日的事,何況是這樣的大事!
1939年,鄭蘋如奉命誘殺丁默村。
為了削減丁默村的疑慮,鄭蘋如設計了“不期而遇”的場景,來開始與丁默村的交往。她暗中留心觀察行蹤神秘的丁默村,終於,在一輛駛往外灘方向的電車上,兩人有了“巧遇”。
鄭蘋如借著丁默村曾任明光中學校長的“師生之誼”,大膽地與丁默村打招呼,看到如花似玉的鄭蘋如,交談中又隱隱得知鄭蘋如的家世門第。色中餓鬼丁默村早已心旌搖蕩,疑慮頓消。分手時,丁默村給鄭蘋如留下了電話號碼。